6月20日,郑渝高铁开通运营满一周年。据统计,截至6月19日,襄阳段累计到达旅客429万人次,发送旅客413.5万人次。郑渝高铁的开通,结束了保康、南漳不通高铁的历史,襄阳的“高铁朋友圈”持续扩容,不仅改变了沿线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襄阳旅游业也迎来了扩大开放、跨越发展的崭新机遇。
开通一年迎客429万人次
6月20日,旅客陶女士乘坐高铁回老家保康过端午。“郑渝高铁开通后,回家真是越来越方便。” 陶女士说,她在外务工多年,以前因为交通不方便,每年春节才会回家,自从郑渝高铁开通后,她基本上每个节假日都回去。“现在坐着高铁来襄阳旅游既舒适又快捷。”来自重庆的游客邹先生说,襄阳古城、古隆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郑渝高铁开通一年来,襄阳、保康、南漳等地与重庆中心城区、京津冀等地区加快高效互动,为三地“走出去”“引进来”打通了“大动脉”,极大促进了沿线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少游客将这些景点作为周末游、亲子游的目的地。
省外游客占比大幅提高
襄阳古城游人如织,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变成欢乐的海洋,古隆中景区的“诸葛亮大婚”表演经常被游客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唐城里随处可见穿着汉服的小姐姐……这一年来,到襄阳的外地游客明显多起来。
郑渝高铁开通一个月,唐城景区入园游客量相较上月同比增长320%。开通一年来,直接带动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游客增长约15万人次,累计接待河南、重庆游客达51万人,大力提升了奇幻度假区的全国知名度。2023年春节期间,度假区的外省、市游客占比就达到了77%。在古隆中景区,游客的大幅攀升也激励着景区各项产业链不断创新,为之后景区的文旅建设、品牌传播、地标定位、旅游客源提升等创造更多便利。
盘活沿线文旅经济
一座高铁站,带活一个县。郑渝高铁襄阳段,除襄阳市区外,保康、南漳均为大山环绕的山区县,发展较为滞后。郑渝高铁开通后,保康、南漳也迎来“春天”,重庆、河南等大型高铁旅行团陆续抵达,过去一些“养在深闺”的文旅资源也逐渐为外界所熟知。
保康县五道峡,相传为春秋时期发现“和氏璧”的地方,距离保康县高铁站仅1.2公里。景区总经理李琼介绍,乘坐高铁来游玩的客人逐渐由省内市场和邻近的河南市场延伸到山东、山西、陕西、河北、重庆、上海等省市,外省游客比例逐渐稳定在四到五成。2023年1至5月,保康全县接待游客288.3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加133%。
南漳也在围绕旅游经济做文章。在南漳高铁站旁,高铁小镇的二期工程公铁换乘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主体已建成,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内部装修。2023年1至5月全县共接待游客346.16万人次,总收入25.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15%、47.76%。
“襄阳好风日”声名远扬
为迎接郑渝高铁通车一周年和暑期来临,沿途各地陆续出台了凭高铁票免景区门票或享受五折优惠等活动,一条高铁特色旅游经济带正在逐渐形成,绿水青山正在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
“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襄阳将逐步形成1小时省内高铁圈、2小时高铁城市圈,有效辐射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四大都市集群约2亿规模的人群。襄阳的文化、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将形成重要的市场优势,为襄阳发展成为新的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奠定坚实基础。”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袁晓宁说。
借此契机,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襄阳好风日”,大力开展城市品牌形象宣传,加大引客入“襄”力度。襄阳城市宣传片《襄阳好风日》,在全国多个机场、高铁站、城市地铁,开展视频、图片宣传,生动呈现襄阳的历史文化、自然山水、城市休闲、特色美食等文旅资源。冠名“大美鄂西·襄阳好风日”的郑渝高铁,借力“中国速度”打造移动的城市名片。此外,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借助各种大型文博会、推介会积极“走出去”,向更多的外地游客推介襄阳。“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夯实促进文旅体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软实力’,深化区域交流,着力扩圈强‘链’,为奋力打造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贡献文旅力量。”袁晓宁对襄阳文旅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文 杜元 邬晓芳 王靖霞 王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