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湖北京山市运行“一村一辅警”基层警务创新机制两年以来,357名村辅警充分发挥长期扎根基层、人熟地熟社情熟的优势,收集信息、调处纠纷、排查隐患、宣传服务、压防警情,做群众“贴心人”,当乡村“和事佬”,着力实现基层警务工作由打通“最后一公里”向“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有效延伸。
3月18日,宋河镇高柳村驻村辅警王杨泽在入户摸排矛盾纠纷的过程中,了解到本村村民高某和陈某两户人家近期因田地界线问题产生矛盾。
王杨泽前往高、陈两家了解情况后发现,原来高、陈两家均有部分田地位于“西气东输”工程项目,因项目施工原因,两家田地被推平进行了再划分,由于田地权属问题两家产生了矛盾。高某认为自己原来的田被划了部分给陈某,后划分的田地不合理,而陈某认为划分合理,自家并没有侵占高某家田地。双方各执一词,期间还阻碍了平整田地工程的施工。
了解双方争议起因和焦点问题后,村辅警王杨泽请来了村干部和邻里街坊,并将高、陈两家人一起请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调解。经过3天的耐心调解,工作人员根据有关规定厘清权属范围,在田地重新划线勘测,双方都对重新划分的结果表示满意,顺利签订了调解协议。
4月14日下午,新市街道洪泉村陈某、黎某、张某等村民因山地界线归属问题发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互相推搡、辱骂,使得矛盾升级。村辅警雷磊了解情况后,将3位当事人邀请至洪泉村综治中心开展三方调解,雷磊对3人进行法律政策宣讲,并结合以往案例进行“说法释理”,引导大家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问题。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引导,陈某、黎某、张某等人达成一致意见,该起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像裴金亮一样,京山市357名村辅警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用双脚丈量山乡田野,聆听群众心声,实现警情响应“秒处理”,矛盾纠纷“零上交”。
自“一村一辅警”警务模式运行两年以来,村辅警们走访群众8000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开展普法宣传780次,全市农村刑事、治安警情同比2020年分别下降23.9%和33.6%。(文 余跃 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