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造”快舟系列火箭初具型谱化格局
来源:湖北日报  |  2022-12-30 10:10:58

  原标题:构筑商业航天共建共享平台 提升低成本快速进入太空能力 “湖北造”快舟系列火箭初具型谱化格局

“湖北造”快舟系列火箭初具型谱化格局_fororder_01

4年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实际投资额逾百亿元,已建成一座核心区8平方公里产城融合的新城。 (视界网 吴毅 摄)

“湖北造”快舟系列火箭初具型谱化格局_fororder_02

  12月2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线上开幕。该论坛创立于2015年,是国内首个商业航天领域的专业化论坛,已在武汉连续举办七届。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推进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湖北锚定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目标,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基础研发、商业化运作等方面形成一定影响,走在全国前列。

  “商业航天既是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也是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的战略要地,正在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能、提供有力支撑。”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洁说。

  新业态——

  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应用服务融合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全面开启新时代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

  袁洁介绍,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进程中,商业航天蓬勃兴起、亮点纷呈:商业运载火箭不断涌现,批量化、航班化、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航天器规模化智能制造能力、运营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卫星应用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平安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航天技术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助力培育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现代物流等新业态;诞生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商业航天创新主体,牵引各类资源要素向航天投入汇聚。

  “一方面,航天技术、产品、服务要与传统产业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并不断创新,促使产业规模、生产质量、生产效益、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太空开发和利用能力需要不断增强,人类探索和活动的领域要从近地空间、地月空间延伸到行星际空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袁洁认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市政府连续八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为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搭建重要交流与合作平台,积极推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应用服务和产业化发展。

  新研发——

  航天产品从“制造”到“智造”

  主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郭勇作主旨报告,分享大航天时代下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和设想。

  郭勇介绍,航天科工协同湖北省、武汉市共同推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卫星产业园建成我国首条具有“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特征的小卫星生产线,实现航天产品生产从“制造”到“智造”的提升,带动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郭勇透露,航天科工大力推进以“经济、安全、便捷、机动”为特点的空天往返飞行器技术攻关,圆满完成组合动力发动机模态转换首次飞行验证并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12月7日,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湖北造”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初具型谱化格局,形成较长时期及一定范围内满足使用要求的产品系列,有力提升低成本快速进入空间能力,对我国固体运载火箭航天运输系统快速发展意义深远。

  郭勇表示,将坚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原始创新,持续推进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型谱化发展和常态化运行。

  本届论坛上,航天科工提出未来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展望:一是弘扬航天精神,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形成可持续发展动能;三是聚焦应用牵引,打造体系化服务能力;四是夯实发展基础,繁荣商业航天生态圈。

  新产品——

  “湖北造”“云端”亮相

  论坛期间,举办了商业航天产业主题成果云展览,展现30余家行业优势企业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成果、新业态。

  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公司天鲲系列卫星平台、小卫星柔性智能生产线、超低轨遥感卫星亮相云展览,展示该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发展成果。

  2021年5月,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小卫星柔性智能生产线投入使用,并完成首颗卫星下线。

  据空间工程公司介绍,该产线通过“信息软件柔性+设备硬件柔性”,实现生产过程全程数据驱动,人员生产效率可提升三倍以上,单星生产周期可缩短80%以上,既可以实现单颗卫星定制研制生产,也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先进卫星技术”分论坛上,空间工程公司空间信息工程部部长李博,以典型卫星产品为例,详细解读小卫星系统的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提出减轻卫星重量等降低成本的总体设计理念,并分享了空间工程总体部在卫星低成本技术的具体实践经验。

  “空间工程公司自主研发的柔性充气式展开太阳翼、无滑环SADA等产品已实现成本下降40%以上。”李博表示,将抓住商业航天发展机遇,进一步聚焦创新引领,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空间领域发展的创新动能,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刘畅 通讯员 杨德义)

编辑:李燕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