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造”火箭成功发射“新洲造”卫星
来源:长江日报  |  2022-12-09 09:57:40

  原标题:“新洲造”火箭成功发射“新洲造”卫星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产业园强强联手将带来更多惊喜

“新洲造”火箭成功发射“新洲造”卫星

快舟一号甲火箭系列发射纪录。

“新洲造”火箭成功发射“新洲造”卫星

快舟十一号火箭发射升空。

“新洲造”火箭成功发射“新洲造”卫星

快舟火箭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新洲造”火箭成功发射“新洲造”卫星

液体发动机冷态试验条件。

  2022年12月7日9时15分,“新洲造”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新洲造”行云交通VDES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快舟系列运载火箭第23次发射,也是“新洲造”火箭、卫星首度联袂献舞太空。新洲区航天基地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说,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产业园之间的强强联合,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

  ■ “新洲造”火箭可在6—8个月内完成卫星发射履约

  此次“新洲造”火箭卫星首度联袂献舞,执行发射任务的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的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火箭公司”),面向市场推出的一款中型固体运载火箭,由航天三江抓总研制。

  全箭主体结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吨,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固体运载火箭国际先进水平。该型火箭具有“移动测试对接、移动发射、移动云测控”等特点,具备快速发射能力,能够适应多样化发射任务。

  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梁纪秋介绍,作为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家族新成员,相比快舟一号甲,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它的5倍左右,实现了快舟系列运载火箭跨越式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卫星规模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将有力带动我国固体运载火箭及其动力技术发展。

  航天三江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杰鸿介绍,在快舟系列火箭研发过程中,航天三江探索采用社会化的发展模式,开创“航天质量管理+灵活响应市场”的“快舟模式”。“团队大胆引进系统外企业参与配套产品研制生产,不仅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研发组织效率,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

  据火箭公司透露,在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研制的同时,火箭公司已同步启动产品小批量生产。在接到商业订单后,可在6-8个月内完成卫星发射履约。

  “新洲造”快舟系列商业运载火箭具有“高可靠、低成本、快速响应、灵活机动”等特点。在此次快舟十一号火箭惊艳亮相前,它的“小兄弟”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已在近6年时间内创造了一连串优异成绩。

  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为三级固体运载火箭,采用车载机动发射方式,主要面向300公斤级小卫星低轨发射和组网,具备一箭多星发射能力。2019年,该型火箭在太原创下了同一型号运载火箭在同一发射场相隔6小时连续发射成功的“最快”纪录。今年6月22日至9月25日,快舟一号甲火箭创造了95天4战4捷,33天内成功完成西昌、酒泉、太原3地连续发射的佳绩。自2017年1月9日首飞至今,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共圆满执行16次商业发射任务,成功将29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此次搭载的行云交通VDES试验卫星,由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牵头,航天三江所属、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行云公司”)抓总研制,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VDES载荷(VHF Data Exchange System,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的技术验证,将为海事领域的水上应急、安全监管等提供保障。

  今年底,行云公司建设的行云卫星科技园将投用。这将是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投用的第四个主体产业园。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又将多了一个卫星设计研发的产业园。

  ■ 可重复使用的航天液体动力研发工作启动

  作为我国首个现代化的商业火箭产业园,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的快舟运载火箭总装总调中心一期项目2020年投入使用,项目建成了包括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厂房、综合厂房、辅助厂房,综合楼等设施,为快舟固体火箭总装、测试和试验,液体发动机冷态试验提供条件保障。

  火箭产业园项目实现了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低成本、批量化生产,以响应国内当前旺盛且密集的小卫星发射和星座建设需求。2021年8月21日,首批火箭从该产业园下线,其中一枚被命名为“快舟·新洲”号的快舟一号甲火箭,同年10月,在酒泉成功发射,火箭箭身涂刷有武汉市新洲区地图和“中国星谷·问津新洲”字样,成为首枚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腾飞的“新洲造”火箭。

  聚焦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航天科工火箭公司作为首家入驻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航天企业,在围绕商业航天产业建链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今年9月,火箭公司主建的专业性创新平台——航天液体动力湖北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

  该中心为火箭公司主建的首个专业性创新平台。主要围绕“高可靠、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航天液体动力开展研发工作,重点突破发动机大范围变推力调节、可重复使用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实现可重复使用液体发动机工程化应用,并以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研发为牵引,提升低成本、航班化进入空间能力,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火箭公司在液体动力技术储备、研发团队建设、试验条件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冷态试验条件、总装测试条件、数字仿真条件等建设稳步推进,形成了较完备的研发保障体系。

  火箭公司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充分发挥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的创新平台作用,聚焦航天液体动力核心关键技术,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持续围绕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研发制造、总装试验,持续开展补链、强链,打造产业聚集效应明显、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航天液体动力产业集群,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航天产业集群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武汉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

  ■ 强强联手打造面向全国的遥感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此次‘新洲造’火箭卫星联袂演出,是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产业园之间强强联手的生动写照。”新洲区航天基地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介绍,卫星产业园的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空间公司”)正在与基地上下游企业合作,打造面向全国的遥感数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这一平台的应用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

  空间公司依托多年来空间技术积累和成功在轨的“天鲲”“天平”等系列卫星型号经验,开发出适应超低轨道运行的低成本通用化卫星平台并基于该平台打造以“小而精”“快而智”“多而廉”为差异化特征的规模化遥感星座及其遥感卫星数据公共应用平台“MIX”。

  相较于传统轨道,超低轨星座可极大降低卫星研制和发射成本、提升传输效率,可实现卫星批量化生产和堆叠式发射,通过规模化组网,提升实现信息即时感知与获取能力,推动实时遥感技术在多方面的应用。

  该项目将依托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建设集数据接收、处理、测控、存储、管理、分发、应用于一体的全业务中心,打造面向全国的遥感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卫星数据标准化服务,牵引行业应用的创新发展,带动卫星制造、光学、新材料、人工智能、遥感应用、定位导航等诸多行业企业的聚集和落地发展,引领千亿规模的产业发展,打造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商业航天名片。

  入驻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武汉维方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维方公司”),联手航天基地相关产业园卫星遥感技术和资源优势,通过推动商业卫星星座发射及卫星地面站建设,接收和整理卫星数据,并融合全空间感知信息,转化为可交易数据产品,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底座,赋能城市乡村的精细化管理,推动数字经济建设。

  公司研发的WiCloud平台产品,构建全空间智慧感知网,实现精细化、可视化、智能化的高效综合治理体系。2022年5月在“走马岭街道基层社会治理平台”项目试点工作中,以高精度实景三维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为街道提供实景三维数字底座+多源传感器+智能分析示范应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智能填报,切实减轻街道基层工作人员负担,提升基层管理的智慧治理水平。

  (文:李亦中 程书雄 刘慧 肖熠旸 唐诗  图:火箭公司供图)

编辑:李燕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