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安崇湖国家湿地公园:昔日“水窝子” 今朝“聚宝盆”
来源:湖北日报  |  2022-10-27 09:26:59

  原标题:昔日“水窝子” 今朝“聚宝盆” 沧桑巨变数崇湖

湖北公安崇湖国家湿地公园:昔日“水窝子” 今朝“聚宝盆”_fororder_01

崇湖湿地风光旖旎。(通讯员 谷少海 摄)

湖北公安崇湖国家湿地公园:昔日“水窝子” 今朝“聚宝盆”_fororder_02

青头潜鸭育雏。(荆州市观鸟协会供图)

湖北公安崇湖国家湿地公园:昔日“水窝子” 今朝“聚宝盆”_fororder_03

崇湖湿地小岛景色宜人。(通讯员 谷少海 摄)

  水乡公安县,崇湖让人流连忘返。

  金秋时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公安县城斗湖堤出发,往东南方向约摸15公里后,便来到湖北公安崇湖国家湿地公园。行走在围堤上,挺拔的水杉、婀娜的杨柳夹道相迎。湖边,芦苇迎风摇曳,荷叶翠绿欲滴。远眺,蓝天白云下,一湖碧水波光粼粼,一个个湖中小岛若隐若现。

  好一幅水乡美景!

  崇湖的前世今生

  沧海桑田,崇湖的前世今生充满传奇色彩。

  当地老人讲,此湖因地震陆沉而成,始称“沉湖”,后来分为南北两部分,又称“重湖”。新中国成立后,湖区人民为表达对党的崇敬,以其谐音更名为“崇湖”。

  在过去,崇湖是“水窝子”,这是不争的事实。

  崇湖北面是九曲回肠的荆江,自古“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南面是水系交错的洞庭湖流域。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洪水宣泄不畅,极易溃堤成灾,从1644年至1949年300余年间,荆江大堤决口19次。其中1931年决口,计有9县33.3万公顷良田被淹,荆江两岸几成泽国。

  资料显示,崇湖系因江河泛滥,河道变换,洼地积水成湖。

  新中国成立后,荆江分洪区建成,约占公安县一半面积。1954年长江全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荆江分洪区3次开闸分洪,保护了荆江大堤、江汉平原和武汉市的安全。

  崇湖是荆江分洪区最重要的湖泊之一,是一个调蓄湖,主要调节公安县斗湖堤镇、闸口镇、麻豪口镇3个乡镇的渍水,以及湖区周边鱼塘和10余万亩农田的抗旱用水,至今仍保留着7个进水口、2个出水口。

  随着三峡工程建成,长江中下游洪水威胁大为降低,加之荆江分洪区内沟渠纵横,形成网络,崇湖外积水基本上可以通过沟渠排走。

  “水窝子”成为历史。除非遇到特大洪涝,崇湖的调蓄作用不再明显,而生态功能则凸显出来。

  公安县委、县政府与时俱进,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于2014年启动崇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经过5年的努力,湖北公安崇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9年获批。

  公安县崇湖国家湿地保护中心主任朱海堂介绍,崇湖属洼地型浅水湖泊,面积1475.11公顷,湿地率为99.52%。

  “渔三代”上岸守护湿地

  记者走进崇湖湿地,遇到公园巡护队队长屈长辉正骑着摩托车巡湖。他每天沿着崇湖跑一个来回25公里,主要禁止猎鸟、捕鱼等行为,守护着湿地的安宁。

  51岁的屈长辉曾经是“渔三代”,他的人生经历与崇湖紧紧交织在一起。

  上世纪50年代,公安县成立崇湖渔场,开发利用崇湖资源。“我的爷爷成为渔场正式职工。爷爷讲,那时崇湖水面很大,接近10万亩。”屈长辉说,到了六七十年代,人们向湖区要粮,5万人参与围湖造田,崇湖主湖面积缩减至2万亩左右,其余的被开垦成一口口鱼塘和一块块农田。

  鱼米之乡物产丰饶。上世纪70年代前,崇湖渔场养殖尊崇自然之道,水草丰茂,鱼虾成群,湖水可以直接饮用。

  屈长辉于1994年进入渔场工作,成为“渔三代”。他说,崇湖渔场为发展经济,推行“内部职工承包经营”“股份制”“招商引资对外发包”等多种管理模式,向湖里要更多的鱼。

  2006年,崇湖渔场与外地水产公司签订承包养鱼合同。“承包商投放饲料、肥料,一味地追求产量。没多久,清澈的湖水开始变浑浊。”屈长辉说,崇湖水质一度变为劣五类,人们心痛不已。

  两年后,崇湖渔场与新的承包方签订合同,规定“人放天养”,只能投放鱼苗,不能投放饲料、肥料,不得施用鱼药,养殖密度控制在一定范围。

  崇湖渔场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合作,发展循环水养殖,保持零排放,利用沉水植物和水生蔬菜等挺水植物,净化水质。

  崇湖慢慢恢复元气。2014年,崇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启动,渔民洗脚上岸。屈长辉也告别“渔三代”身份,于2019年加入巡护队,成为湿地公园的守护者。

  青头潜鸭筑巢育雏

  一系列举措,为崇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保驾护航。

  ——《湖北公安崇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6-2026年)》和《湖北公安崇湖国家湿地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出台。

  ——县政府整合近1亿元建设资金,加强崇湖湿地公园和周边村庄环境整治,整修生态步道10余公里,植树6万株。

  ——崇湖周边修建“渔农分界沟”,防止周边村庄生活用水和农田积水排入崇湖。在各进水口建拦截设施,第一道是拦草栅,将杂草杂物挡住;第二道是物理净化池,对排入的积水进行净化处理。

  ——实施拆围堤、拆围捻、拆围网,收回崇湖对外承包经营权,由县百湖公司在湿地公园的建议下实行人放天养。

  崇湖湿地得到保护与修复,有效改善了动植物生存环境,湿地资源逐年增加。

  昔日“水窝子”,今朝“聚宝盆”。朱海堂介绍,截至目前,崇湖水生植物430种、鸟类物种157种,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由4只增加至157只,水质也从原来的劣五类提升到三至四类。

  “青头潜鸭对环境非常挑剔。青头潜鸭数量增多,说明崇湖湿地生态环境优良。”朱海堂说。

  今年,崇湖青头潜鸭筑巢育雏“抢镜”。5月至7月,荆州市观鸟协会在崇湖观察青头潜鸭筑巢育雏全过程,一对亲鸟繁殖7只雏鸟,引起网民热议。

  人们保护自然,自然也慷慨地予以回馈。今年持续干旱,崇湖湿地发挥调蓄功能,灌溉周边10万多亩稻田。公安县麻豪口镇荆丰村村民陈恭伟7亩稻田,收获1万多斤稻谷,喜获丰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崇湖湿地是生动写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赵辉 田海涛)

编辑:李燕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