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高新区一批企业成为创新领跑者
来源:湖北日报  |  2022-09-26 10:36:24

  原标题:突破32项关键技术,其中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襄阳高新区一批企业成为创新领跑者

襄阳高新区一批企业成为创新领跑者_fororder_01

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检查电机新产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谢勇 摄)

襄阳高新区一批企业成为创新领跑者_fororder_02

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抓紧生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谢勇 摄)

  1992年11月,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批准设立为国家级高新区。

  30年来,襄阳高新区持续做大做强做优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从建区之初的跟跑到并跑、领跑,襄阳高新区科技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2021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中,襄阳市有9个项目获奖,其中6个项目来自襄阳高新区。

  统计数据显示,襄阳高新区在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检验检测4个领域突破32项关键技术,其中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1项可替代进口、13项国内领先。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襄阳高新区,触摸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脉动。

  新华光——“一块玻璃”的突围

  9月9日,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高温连熔生产线上,火红的玻璃溶液从炉内流出,经过成型、冷却、淬火等工序,成为一块块玻璃。

  “这是高清光学系统用特殊色散光学玻璃。”该公司科技带头人胡向平介绍,从2016年第一款产品H-FK61量产算起,至今已迭代升级至第五款H-FK95。

  上世纪80年代,高清光学成像技术应用于相机、摄像机、监控等领域,国外企业因拥有“通过消除像差色差提高成像清晰度”技术,占据行业金字塔尖,其生产的高清光学玻璃市场售价高达2000元/公斤。高清摄像机的光学镜头一般需要10余块光学元件,其中最核心的玻璃元件由日本两家公司生产。虽然其余玻璃元件的技术水平要求并不高,包括新华光公司在内的很多国内企业都可以生产,但日本公司实行捆绑销售策略,严重限制了国内光学玻璃的销售和行业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末,新华光公司研发出高清成像用特殊色散光学玻璃配方。2014年起,公司自主设计适合氟磷玻璃连续熔炼的生产线,并攻克抑制氟化物挥发、高质量玻璃液制备等关键技术,突破了高清成像用光学玻璃制备技术瓶颈,逐步成为红外玻璃国内第一、可见光玻璃国内第二大的光学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近年来,新华光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光机所等合作研发前沿光学玻璃、特种玻璃等。2016年,高清成像系统用低折射率特殊色散玻璃H-FK61实现量产,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国际市场价格降至每公斤200元至300元。

  中车电机——市场占有率超九成

  9月9日,在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一排排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有序摆放。

  “高铁是中国的新名片,牵引电机则是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的核心。”该公司副总经理李伟业介绍,为了将牵引电机在有限空间内的功率提升至最大,襄阳中车电机于2003年启动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研发前期工作,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彼时,相关技术参考资料几乎为零。

  2007年,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凭借全新的AGV列车技术,创下574.8公里/小时的轨道交通最快时速。对手的强大,进一步激发中车电机迎头追赶的攻坚决心。

  公司组建包含材料学、电学、磁学、热学、机械学等多学科的研发团队,由高工、博士等100余人组成,逐步构建起面向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高端运载装备等领域的人才梯队。

  2009年,中车电机首台地铁永磁牵引电机在沈阳地铁装车测试。2014年至2019年,襄阳中车电机永磁同步牵引电机完成了在高铁实用30万公里整车测试并开展载客运营,成为国内首列装载永磁电机的高速列车。

  目前,中车电机高铁永磁同步牵引电机功率密度达1.33千瓦/千克,突破国外企业的行业纪录;装载永磁牵引电机的地铁列车节能率超3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车电机在轨道列车永磁电机的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在全国十多个城市的轨道列车上批量装车应用,大幅提升我国轨道列车的技术水平。

  达安汽车检测中心——上百种测试场景灵活切换

  一辆无人驾驶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穿过路口,突然一辆自行车斜插而出,无人驾驶车辆紧急刹车……9月10日,在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试车场,记者见证了模拟无人驾驶车辆遭遇突发情况的避险一幕。

  无人驾驶技术正处于行业新风口,真实场景的构建为无人驾驶技术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近年来,达安中心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不断丰富检测场景和软碰撞目标,实现上百种场景的灵活切换,不仅掌握了整车ADAS测试、自动驾驶试验测试技术、基于5G技术的V2X场景构建及测试能力,也促成了无人驾驶碰撞软目标平台车的国产化,测试结果精准性国际领先,大幅度降低设备购置价格。

  目前,达安汽车检测中心已拥有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越野车、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6大汽车试验场地和22个专业领域研究方向试验室,拥有高温、高寒、高原三大试验基地,具备涵盖所有车型全系列试验的道路和路况,检测范围涵盖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全系列,与12个国家和地区汽车认证主管部门及认证机构开展合作。

  追日电气——充电设施出口70余国

  9月5日,2022中国电动生态博览会暨第六届国网电动出行博览会在南京开幕,在同期举办的“桩”点世界第三届中国充电设施及配套产品颁奖典礼上,追日电气被授予“中国充电设施行业十大创新品牌企业”称号。

  追日电气是一家靠做软起动装置起家的民营企业。2006年,该公司涉足并联有源滤波装置。由于当时国内没有类似的成熟产品,公司代理销售法国某世界500强公司的产品,但代理产品在工业企业使用过程中,故障率高且售后服务不及时。有产品在多次维修后,法国公司竟以说明书中的一段话“该产品不建议在工业工矿行业使用”为由,拒绝继续提供售后服务。

  “只有掰开‘卡脖子’的手,我们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追日电气总裁办主任韩艳虎说。

  追日电气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于2006年共同研发出并联有源滤波装置,打破欧美国家对国内通讯、银行等行业在谐波治理装置的掌控。2009年研发出光伏逆变器,突破了新能源发电上网的瓶颈。2011年研发出直流充电机,助力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全球第一方阵。2018年研发出符合欧标的集中式充电堆直流充电方案,由此打开欧洲市场,推动追日电气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出口70多个国家,其中80%销往欧洲。

  韩艳虎说,公司现有1/3的员工从事研发和技术工种,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总额的7%左右,且在不断提升。

  追日电气曾中标并承建国家重点标志性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飞行区“光储充”系统及快充站项目,2022年为北京冬奥会批量提供快充桩。

  今年8月15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智能功率分配快速充电机及其控制方法”“一种充电管理系统的充电与供能优化方法及装置”“一种智能控制设备的电气控制盘绕线与布线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祝兆林 见习记者 郭伟桐)

编辑:李燕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