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地质大学丝绸之路学院和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联合举办的国际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体验活动在未来城校区举办。
国际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体验活动合影留念 供图 中国地质大学丝绸之路学院
活动开始,师生们开展了对中国中秋节历史渊源与各国节日的探讨。学校退休教授宋斌介绍说,中秋节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时对月亮的崇拜。北宋时期确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寓意团圆、丰收。
贝宁籍留学生王强分享说,他们国家的8月15日也是一个节日,不过是公历的节日,因为是庆祝山药丰收的季节,也叫山药节。
来自莫桑比克的留学生莫德激动地说,这是他在中国的第六个年头,他每年都会给老师过教师节,感谢老师们的栽培,今年双节相遇,他借此机会祝老师们双节同乐。
宋斌教授原是学校公共管理学院的教授,退休十年来,发挥所长、奉献余热,教授留学生篆刻技艺,深受学生们敬重与欢迎。
体验活动中,宋斌教授指导俄罗斯籍留学生林娜和巴基斯坦籍留学生哈瑞德篆刻“中秋”。林娜说:“这方印章的设计是圆的,像一个月饼。”哈瑞德篆刻的是一方阴印“中秋”,他学习篆刻已经有两年的时间,第一次将传统节日刻在石头上,他觉得很有意义。
宋斌教授(中)指导俄罗斯籍留学生林娜(左)和巴基斯坦籍留学生哈瑞德篆刻“中秋” 摄影 赵阳平
老干处靳化才老师现场书写了一副对联“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靳老师介绍,这两句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在离乡时,望月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随后,靳老师现场指导国际学生毛笔的执握方法,教国际学生写“中秋节快乐”,师生共祝世界各地的人们天涯共此时。
地大国际学生展示作品 摄影 赵阳平
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申亚崴老师给国际学生讲解月饼的象征意义,现场还展示了地大的文创月饼“上天、入地、下海、登级”,并分享给同学们品尝,表达学校对师生最美好的祝愿和爱。土库曼斯坦籍留学生金辉非常喜欢手里拿着的“地大校徽款”月饼,他称舍不得吃。
申亚崴(中)给国际学生展示、讲解地大文创月饼“上天、入地、下海、登级” 摄影 赵阳平
随后,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姜力维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中国人在中秋夜晚喝茶吃月饼的习俗,“吃月饼,品好茶,亲情和乡愁就在一啄一饮间。”姜力维邀请同学们一同品茶,分享团聚的喜悦。
姜力维(左三)老师教国际学生品茶 摄影 赵阳平
最后,在体验了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相遇,感受了传统美食与地大文化的碰撞后,师生同唱北宋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寄托思念、祝福美好,活动在师生祝福地大七十周年生日快乐声中结束。(文 李沅芷 赵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