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域释放大能量 湖北自贸区五周年交上精彩成绩单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2-08-20 16:54:29

  国际在线湖北消息(高钰姗):“湖北自贸区为湖北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8月16日,在“中央媒体自贸行·走进湖北自贸区”活动交流会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湖北)自贸区研究院院长钱学锋对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五周年如是评价。

  截至2022年6月,湖北自贸区累计新增企业9.1万家,累计外贸进出口6629亿元、实际使用外资84.1亿美元,以全省0.065%的面积贡献了全省同期30%的外贸额、13.1%的外资额。

  作为“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湖北自贸区空间布局“作用场”日益优化。目前,初步形成了“313N”(三个片区+一个协同区+自贸片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三区叠加”+多个功能区)的开放格局,湖北自贸区的改革创新拥有坚实的物理空间和功能空间。

  作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一方面,湖北自贸试验区积极复制推广国家、省级以及部委层面的改革试点经验,国家层面要求复制推广的278项成果;另一方面,着力推进差别化改革探索,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累计形成253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全省首创率83%,其中27项经国务院等批准在全国复制推广。

  五年来,湖北自贸试验区充分实现自贸区“制度红利”与“产业功能”的叠加,高端产业“生态圈”集聚成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以湖北省0.065%的国土面积,自贸试验区贡献全省同期18%的高新技术企业数,近1/4的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

  武汉片区建设形成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企业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以及大健康基地等新兴产业集聚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和生物医药等4个产业集群在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襄阳片区拥有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国家首批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国内首个氢燃料电池试验室,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格局日趋形成。

  宜昌片区发展形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培育了黑旋风锯业、柏斯音乐集团、人福药业、华强科技、长机科技等一批全球第一、亚洲第一和全国第一,以及47家国际国内产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科技创新“催化剂”效果显著。

  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湖北自贸区出台高端人才奖励专项政策,让优秀人才近悦远来。自贸区推出并落实“人才六条”,2021年首次以省政府名义向520名高端人才兑现1.11亿元专项奖励;开展股权激励试验,2020年以来,累计发放2亿元股权激励资金,帮助锐科光纤等8家科技型企业的492名核心技术人员成为企业股东。“人才六条”有效反哺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全区现已聚集高新技术企业2643家,占全省18.2%。

  湖北省商务厅副厅长陈华荣在会上表示,湖北将从全局谋划自贸、以自贸服务全局,凝心聚力建设湖北自贸区升级版,在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体现自贸担当,以新气象、新作为实现新跨越。

编辑:李燕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