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科技强省,10个湖北实验室、6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128层三维闪存芯片、400G硅光芯片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湖北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全国前列 中部第一
管道智能维护移动机器人专业从事检测及清淤作业;智能盾构成套关键与装备技术助力国产盾构机发展……
4月28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东湖高新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介绍了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情况,他表示:“我们有信心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目前,湖北省已获批建设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等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占全国总数的1/8。
5月26日,湖北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武汉东湖高新区15家生物企业签约,将在绿色原料药、动物疫苗、干细胞及再生医学技术,以及体外诊断试剂等方面对接转化。截至目前,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达30个,排名全国第4位。其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属院校占据26家,其余4家则依托湖北地方院校建设。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目前,在鄂“两院”院士达80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杰出青年人才、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等均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
数据显示,湖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由全国第10位提高到第8位,排名中部第1位,进入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第一方阵”。
重大原创性成果竞相涌现
今年3月,《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洪山实验室严建兵团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团队的联合科研成果。该研究找到玉米水稻增产秘诀,通过对关键基因的编辑改良,有望将玉米和水稻的产量分别提高10%和8%左右。这也是洪山实验室成立以来,刊发在《科学》上的第二项研究成果。
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湖北省已组建光谷实验室、江夏实验室、珞珈实验室等10家湖北实验室,积极推进优势力量争创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基地,产出三维直连量子点红外探测、线粒体酶复合体组装分子机制等一批原创成果。
目前,国家在湖北已布局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作物表型组学研究和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相关专项规划,数量居全国前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在湖北产生,其中,脉冲强磁场设施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创造平顶磁场强度等多项世界纪录,精密重力测量设施不断突破引力常数G值全球最高测量精度。
依托这些大平台、大装置,突破科学前沿、抢占科技制高点。2021年,湖北24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主持项目获奖数量居全国第5位;48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支持,总立项数居全国第3位。
填补国内空白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穿上特制“小马甲”,吸入特制的氙气体,屏气3-5秒钟,肺部的角角落落即清晰“可见”。
在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由周欣研究员带领团队研制出的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装备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端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将为肺病患者的早诊断和早治疗作出重要贡献。
围绕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湖北加快推进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中国信科集团完成国内首次P比特级光传输系统实验,可容纳在一根光纤上近300亿人同时通话,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鄂来拍”“鄂来揭”“鄂来投”和“联百校、转千果”等系列活动让科技成果集聚效应加快形成。2021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100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技术吸纳达1145亿元,同比增长36.84%,提升了企业承接科技成果的能力,推动企业产品从价值链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科技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2017年—2021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6.26%增至20.63%,提高4.3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5369家增至14560家,增长171.2%;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14100家,跃居全国第8位。
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冯艳飞表示,当前湖北科技部门正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为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硬核科技支撑,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危怀安教授认为,湖北应该且可以做好“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湖北正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培育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利于湖北筑牢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文 陈建华 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