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脚下的晴川阁恬静而秀丽。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晴川历历汉阳树”“特特寻芳上翠微”,千古诗篇中流传下来的“翠微路”“汉阳树”要成为步行街和开放式公园;武汉最古老街巷显正街改造,将保留优秀历史文化建筑,并设置凤山门广场、钟鼓楼广场等铭记历史记忆节点……
5月12日,汉阳区发布文化创意城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未来两年,将在归元寺至汉阳滨江公园之间打造出一条长1800米、古今交融的文化商业中心轴,增设六大景观节点,同时将龟山、月湖、古琴台、晴川阁整体“打包”成一个5A级景区,将汉阳古城亮点片区串联成片,搭建文化+生态城市文旅T台,成为助力武汉市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的新窗口、新客厅。
■ 武汉第三条步行街拥有千年“记忆”
1600米长的百年老商业街江汉路步行街被誉为“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1350米长的世界城光谷步行街开启了光谷城市化的开端,是年轻、活力与时尚的聚集地。拥有千年历史积淀的汉阳古城步行街要建1800米长的历史文化商业步行街,1年后能否不负众望、惊喜亮相呢?
汉阳区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汉阳古城文化轴设计范围西起归元寺路,东至晴川大道,全长1800米。通过翠微路、却月天桥、显正街的整体打造,在步行街区形成六大城市景观节点,分别是翠微路步行街、却月天桥、凤山门广场、汉阳树公园、钟鼓楼广场,以及连接汉阳滨江公园的城市甲板。该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于钟家村专项债,预计2023年底完工。
■ 汉阳古城老街传承保护体现一座城市的追求
继拥有700多年历史的王府井步行街、拥有170年多年历史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之后,拥有最古老历史的新步行街或将诞生在武汉汉阳古城。
位于汉阳古城内的显正街是武汉最古老街道之一,有着1400余年历史。汉阳区史志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即唐高祖李渊在位时期营建了汉阳城,至清朝仍留有朝宗门(东门)、南纪门(南门)、凤山门(西门)等3座城门。
显正街是古汉阳城内的繁盛中轴,历代街市上“重层飞栋,五金山集”,曾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唐朝诗人罗隐留下诗句“汉阳渡口兰为舟,汉阳城下多酒楼”,宋朝有“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的描述,明清时期的棉花交易“浪涌银花,坡呈白雪”。在清朝,显正街两旁曾有汉阳府衙、汉阳县衙、汉阳府学、汉阳县学、汉阳贡院等主要机构。其名由“县正街”即汉阳县之正街演化而来。
有20多年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历的武汉摄影家协会主席麻建雄在显正街生活了60多年,多次为保护汉阳古迹建言。他近日出版的《显正街记忆》一书联合汉阳区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编写。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严昌洪为该书作序,其中提到,显正街是古汉阳城(府城或县城)中一条主要街道,由朝宗门(东门)笔直通到凤山门(西门),贯穿整个汉阳老城。它的历史比武昌的长街(今解放路)和汉口的汉正街要古老得多。
汉阳区建设局计划前期科科长王应明介绍,汉阳古城文化轴项目于2020年6月启动,经过多轮反复论证,历时近两年。这次规划方案出台非常审慎,要做到既链接历史,也承接未来。推动参与古城亮点片区建设的中海、远洋等大型央企进行多方协商,共同致力于古城开发与保护。
得知汉阳古城打造文化步行街的消息后,麻建雄感慨万千。他说,这条街上至今还能看到540多岁的汉阳树,清朝贡院留下来的共勉牌坊,兴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堂、诊所等优秀历史建筑。这些在老城改造的中心城区中已经十分鲜见。
麻建雄认为,新的步行街区规划方案能够把显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和汉阳古城发展“肌理”留下,把街上尚存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留下,把源远流长的历史故事中蕴藏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给后辈,体现了武汉这座城市的追求。汉阳古城的“归来”也是老汉阳人、武汉其他市民多年共同的热切期盼,非常值得期待。
■ 龟山、月湖、古琴台、晴川阁要“串起来”建5A级景区
据了解,2020年初,武汉市提出用3至5年时间打造汉阳古城亮点片区,其范围北起龟山南路、京广铁路,南至国博大道、拦江路,西至杨泗港货运铁路支线,东至晴川大道,以显正街—西大街为城市东西向主要发展轴,串联归元寺、龟山、汉阳公园、汉阳树、莲花湖等人文绿化开敞空间,活化再生汉阳古城“肌理”,引导汉阳古城功能、产业、文化和城市面貌全面复兴。
时隔两年多,汉阳区发布汉阳古城文化轴建设项目计划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还将整合龟山、月湖、古琴台、晴川阁等四大景点,打造汉阳首个5A级景区,即“知音文化旅游区”。结合区域慢行交通系统的完善、两江旅游线路的策划,汉阳区将与武汉公交集团合作开发“景景通”旅游专线,将分散的旅游资源一体化整合,方便游客坐公交车遍览汉阳文化古迹、工业遗址、网红街区等。(长江日报记者肖清清 万凌 秦璟 通讯员曾建 黄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