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老师在“天宫” 武汉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航天思政课
来源:长江日报  |  2022-03-24 10:29:00

我们的老师在“天宫” 武汉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航天思政课

武汉市二桥中学初二学生在收看“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我们的老师在“天宫” 武汉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航天思政课

红领巾实验学校孩子们跟着“天宫课堂”同步做实验。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配合进行太空授课。这次太空授课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面向全球进行全程直播,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

  短短三个多月,“宇宙最牛网课老师”天上再次开讲,武汉的中小学生们激动不已。他们跟随直播同步实验,探索“地空大不同”,分享自己的航天梦、科学梦,更立下了追梦报国的志向。

  ■ 跟随直播同步实验

  “北京冬奥刚刚结束,我最好奇的是如何在太空做冰雪实验?”“天宫课堂”开课前,硚口区东方红小学五(3)班学生宁增泉坦言已经把“天宫课程表”研究了三天,对实验环节尤其期待。

  宁增泉说,去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时,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王亚平老师做的水膜实验——王亚平在水球中注入颜料,投入泡腾片,水球幻化成“地球”,整个实验过程如梦如幻。当听说“天宫课堂”二次开讲,他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进行“课前预习”,想更好地跟上“太空教师”的授课步伐。

  “去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你们还记得第一课的内容吗?”在青山区红钢城小学406班,科学老师周丽荣带孩子们回顾了“天宫课堂”首次授课,并和孩子们一起再次做起了泡腾片实验。406班学生饶泷钰说,“天宫课堂”第一课太神奇了,在太空微重力的环境下,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跟课堂实验观察到的完全不同。“天宫课堂”第二课,她最感兴趣的是液桥实验:“我们所看到的桥都是固体的,液桥是怎么形成的呢?”

  天地同做实验,究竟有何不同?在红领巾实验学校一(1)班,科学老师李可带着孩子们同步实验。把油和水倒在同一个杯子后,小朋友们都发现油浮在水上面,水和油之间有清晰的分层,而这和宇航员老师在太空舱中的实验现象完全不同。听了王亚平的讲解,同学们明白了,在地面上,由于油和水的密度以及化学性质都不相同,将油缓慢倒入水中静止片刻会出现分层的现象。但是在太空失重条件下水和油并不会自然分层,需要在离心作用下才可以实现分层。

  武汉中学高一学生在张妮老师带领下也进行了同步“太空试验”。在太空“冰雪”实验中,“天宫老师”王亚平用毛毡上的结晶核打破液体稳定状态,液球迅速结晶成一个“雪球”,由于凝固过程放热,这还是一个热乎乎的雪球。为了让学生们便于观察,张妮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加热的方式制作过饱和的蓝色硫酸铜溶液,然后将溶液倒在试管里,静置冷却。实验现场,学生们可以清晰观察到试管里的溶液马上呈现了结晶状态,试管的底部逐渐出现了剔透的三斜晶系硫酸铜晶体。

  ■ 不仅是科普课更是思政课

  一堂特别的“天宫课堂”第二课激发了武汉青少年强烈的求知欲,他们纷纷讲述起自己的航天梦、科学梦。

  红钢城小学的侯雅桐说,她很喜欢这次有冰墩墩参演的太空抛物实验。上一次看完“天宫课堂”第一课,她就有了一个当宇航员的梦想,课间看了很多班级图书角里的航空类书籍,了解到很多太空知识,比如航天员在太空里的食物不再是肉泥、巧克力酱,如今他们可以吃到一百多种食物,还可以睡在睡袋里看太空。她希望今后“天宫课堂”能把她最喜欢的钢琴搬到太空里,演奏一首太空钢琴曲。

  “两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我都跟着直播做实验,这些好玩又神奇的实验,让我对太空有了更多的向往,想学习更多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识。”红领巾实验学校四(1)班女生蒋潇瑜一边收看直播,一边笑着说:“‘天宫课堂’也让我感受到我国先进的科技力量,能让遥远空间站里的宇航员给全中国的小朋友上课,我们的老师不仅在学校里,还在‘天宫’里,太牛了!”

  武汉中学的朱凯泉是学校航模社的一员,从小学起就对航空航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次“天宫课堂”授课中,除了有趣的太空实验,他还追随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翟志刚的脚步一起参观太空家园,了解空间站的硬核技术。

  红领巾实验学校思政教师王蓓说,“天宫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科学知识,还燃起了他们的爱国热情,直观感受到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是一节难得的思政课。

  武汉关小学校长杨玲说,相信在收看了“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后,孩子们能更懂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意义”。(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向洁 郭丽霞 杨枫)

编辑:李燕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