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宜昌自贸片区荣获“第三届湖北改革奖”
来源:三峡日报  |  2021-12-22 17:56:14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宜昌自贸片区荣获“第三届湖北改革奖”_fororder_01

2017年11月20日,“宜昌-武汉-汉堡”国际货运班列首发。 皮亚捷 摄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宜昌自贸片区荣获“第三届湖北改革奖”_fororder_02

2018年5月30日,中国自贸区建设法治化探索研讨会在宜昌召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宜昌自贸片区荣获“第三届湖北改革奖”_fororder_03

2019年10月16日,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专题培训班在宜昌开班。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宜昌自贸片区荣获“第三届湖北改革奖”_fororder_04

2019年12月9日,宜昌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开园运营。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宜昌自贸片区荣获“第三届湖北改革奖”_fororder_05

2021年3月22日,宜昌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现场新签约项目20个。 严晓冬 摄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宜昌自贸片区荣获“第三届湖北改革奖”_fororder_06

2021年11月9日,宜昌自贸片区首届“海购节”直播现场。 李理 摄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宜昌自贸片区荣获“第三届湖北改革奖”_fororder_07

宜昌综保区 刘康 摄

  作为宜昌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自2017年4月正式挂牌以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从未停下改革探索的脚步。“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助发展”。这种互融互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策略指引着宜昌自贸片区不断推陈出新、跑出加速度,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同等片区前列。

  近日,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公布第三届湖北改革奖表彰名单,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管委会榜上有名。这对于片区建设者既是肯定、更是激励。4年来,宜昌自贸片区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改革步伐铿锵有力,对外开放硕果累累,真正做到了“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

  牢记使命 闯出改革新气象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宜昌自贸片区身肩立足中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使命,不断深化制度创新,同步推进改革试验任务落地与自主改革创新。

  4年来,国家、省关于自贸试验区的改革事项中,涉及宜昌自贸片区的204项改革试验任务和国务院、省政府下达的11批219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任务已全部完成,并且形成了一批国家级改革硕果。

  对于自贸片区来说,国家赋予的改革试点任务是思想的破冰、思路的引领、制度的探寻。它像是一把钥匙,引导片区不断打开自主改革创新的大门,助推地方加速走向全面开放。

  以改革为基点举一反三,宜昌自贸片区聚焦产业发展痛点、企业经营难点、群众办事堵点出发,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55项,涵盖政府职能转变、人力资源、税制、司法等企业关切、群众期盼的领域。

  11月初,宜昌自贸片区率先推行劳务合同电子化改革。企业HR在系统中选择预设模板,从业者点点手机进行填写,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手续。“人脸识别+手签+时间戳”三效合一的方式,保证该电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与纸质合同并无二致。

  这项改革充分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平台优势,不仅便捷了劳务双方,更推进了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前,此项改革已推广至“宜荆荆恩”城市群406家重点企业。

  作为宜昌自贸片区重要的功能集聚地,宜昌综合保税区一直是改革触及的重要地带。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前适用政策”便是其中之一。

  去年4月,宜昌综保区尚未完成验收,湖北奥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先期入驻园区。

  一般情况下,奥马电子只能等待园区验收完成再享受综保区免税政策优惠。但在宜昌海关的服务下,奥马电子提前完成企业注册、“提前适用政策”资质备案、设立设备账册和申报等手续。如此一来,综保区封关运营后,奥马电子以早于原计划的时间投入运营,增加了收入,还通过政策节省税款10.2万元。

  此项改革具有普适性、先进性,对于各地综保区企业抢抓先机投产、节省税款属重大利好。

  2021年,宜昌综保区“提前适用政策”案例成功入选全国16个典型案例之一。此外,还有9项成果成功在全国复制推广,财政出口增信贷等50项在全省复制推广。2019年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复制推广专题培训班在宜昌举办,宜昌经验被推向全国。

  改革成果不断丰富,带来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宜昌自贸片区“六多合一”改革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涉税执法容缺容错机制”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医疗器械“承诺即投产”改革经验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级联席会议办公室向全国推介。

  内外循环 蹚出发展新通道

  作为宜昌外向型经济的桥头堡,宜昌自贸片区进出口额、外资企业在全市占比分别由挂牌之初的6%、16%提升到28%、31%。

  挂牌以来,宜昌自贸片区在全国自贸试验区中率先开通对外贸易“大通路”。中欧线路、中亚线路、南向陆上国际通道和南向铁海联运国际通道等4条国际班列相继开通,构筑起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世界外贸造成沉重打击。但宜昌自贸片区却逆势发展,发运量增长54%。原来,国际高效物流体系成为片区合作抗击疫情的“生命通道”、抢夺国外订单的“战略通道”。

  为发挥集聚优势、获得更大合力,宜昌自贸片区不断优化功能配套、培育服务,帮助企业强势发展、抱团出海。

  2019年12月9日,全省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在宜正式运营。两年来,园区专注入驻企业全生命周期孵化培育,手把手帮扶启麦科技、地球村等137家企业连接中外、走向世界。截至2021年11月底,园区总营收达17.7亿元、进出口额1.18亿美元。

  2020年12月25日,宜昌综保区完成“当年获批、当年建成、当年验收”。2021年3月22日,宜昌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营,填补了湖北省内武汉市外综合保税区的空白,作为宜昌自贸片区重要功能区,形成了减成本、高效能的外贸体系。

  封关半年多来,综保区已引进保税加工、保税贸易等各类型企业69家。

  宜昌跨境电商园、宜昌综保区充分发挥外向型平台功能,让宜昌自贸片区开放环境更加自由便利,构成了功能、架构完整且高效的世贸通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宜昌片区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积极与埃塞俄比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城市、工商协会、企业园区签署合作协议,不断扩大宜昌国际“朋友圈”。

  近年来,宜昌自贸片区先后承办葡语国家产能合作对接会,举办“一带一路”进口商品展、“海购节”等活动,打通了国内外商品交易通道……宜昌的国际大通道上越来越热闹。

  截至目前,宜昌片区外经企业遍布欧美、东盟等20多个国家(地区),对外工程承包产业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地市级前列。

  安琪集团投资建成俄罗斯最先进酵母生产工厂,人福药业在欧洲、美国建有研发基地,黑旋风锯业、柏斯音乐集团等在俄罗斯、泰国、德国等地项目发展势头强劲。

  至此,宜昌以更好的姿态融入了国内、国际双循环。

  思想破冰 铸就产业新高地

  在切实享受到自贸红利,直观地看到飞速增长数字的同时,我们不禁复盘探寻:宜昌自贸片区的发展究竟带来了哪些深刻变革?

  本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核心使命,宜昌自贸片区的创新改革,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宜昌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开通“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实现数据实时共享、贷款一站直办,已助力各类市场主体获得授信5.6万人(户)次、250.5亿元,放款2.9万人(户)次、220亿元。

  在全国率先实现刷脸办电、智慧报电,需求实时推送、信息自动获取、业务全程帮办,企业无感“获得电力”。水电气并联审批破堵点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这些创新影响的远远不止宜昌、也不止自贸领域,而在各个地区、行业都具普适性。

  为鼓励创新,激活科技动能,宜昌自贸片区推出“企业科技创新共享服务”,推动创新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为社会共享,将更多新鲜血液输送到大脑。

  特别是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创新共享机制促进了龙头企业1300名技术人才、价值14亿元的3300多套设备面向社会共享。

  思想破冰、制度创新,片区引力自然提升。宜昌自贸片区开放、团结的发展环境成为了吸引新客商、新项目的靓丽名片。

  截至目前,宜昌片区新增市场主体1万余家,新落户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190个、32个、2个,其中世界500强2家、上市公司5家。

  此外,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百事可乐饮料、人福药业全球总部基地、商业航天动力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先后落户。宜昌自贸片区培育了2个“全球第一”、2个“全球第三”、4个“亚洲第一”和27个国际国内产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

  如此亮眼的成绩,还得归于那句话:“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助发展”。宜昌自贸片区挂牌以来,以“一流”的追求服务企业主体、构建开放格局。此次捧回“湖北改革奖”,让片区站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承载着国家的使命、沐浴着改革的春光,宜昌自贸片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探索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让高质量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潜力全面释放。(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张若韵 通讯员 周婷婷)

编辑:李燕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