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湖北报道:金秋十月,风清气爽。荆门城区汇合桥和向东桥之间的竹皮河两岸,垂柳依依,62个五角星形、旗帜形、齿轮形、爱心形等造型各异的红色雕塑有序排列,上面用简练的文字记录着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以及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雕塑之间,整洁的红色长条座椅可供游客休息。
两条红色文化长廊分布于竹皮河东西两岸,分别长400余米,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清风路。漫步于清风路红色文化长廊之中,市民游客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感受廉洁文化的魅力。
清风路:蝶变新生“吹去”脏乱差
路面整洁宽敞,红色造型耀人眼目。不时有三三两两市民在此散步,或驻足欣赏,或长椅上小憩,享受休闲时光。这里,已成为荆门市民学习、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修建了清风路,两岸景观也完全变了样。以前,东岸废旧回收商铺多,西岸卜算摆摊多,再加上乱停乱靠,沿河路上拥挤不堪,行车很困难。现在好了,路还是那么宽,但没有乱摆乱放、乱停乱靠,显得宽敞明亮多了。路上划设了单行道,行车完全没问题。沿岸有这么多红色造型,还设计了配套的长椅,漂亮又舒心!”市民王先生开心地说。
荆门市东宝区纪委监委宣传部负责人陈珊介绍,为让党史学习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东宝区全面加强“廉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清廉机关、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企业、清廉家庭、清廉村居,廉政文化长廊便是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部分。这些市民身边的清廉文化宣传阵地,不仅使党员和群众有了感受红色文化、学习廉政文化的场地,而且营造了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红色文化和清廉文化。
河东岸:“红色课堂”吸引市民打卡
位于竹皮河东岸的红色文化长廊,由东宝区龙泉街道白云楼社区于2018年底建成,是为了延伸法廉文化广场宣传阵地、拓展廉政文化教育内涵、丰富廉政文化宣传载体而专门打造的。
这条红色文化长廊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为基调,以“回望峥嵘岁月,眺望复兴前景”为主题,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时间轴,将1921年至1949年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党纪党规建设有效融合,通过34个红色雕塑和25块形似红旗的展板,将党史和党史中的纪律诗化般呈现在市民眼前。
“近三年来,这条文化长廊已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前来参观学习,其中集中成批前来的就有50多批次3000余人。我们还多次在法廉文化广场和沿河路举办户外党课,为未成年人举办‘红色小课堂’,同时吸纳老党员、老军人为红色文化义务宣讲员,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白云楼社区党委书记陈峥嵘说。
河西岸:潜移默化中根植廉政意识
竹皮河西岸的红色文化长廊,由龙泉街道北门社区于2020年8月建成,是结合中天街改造打造的景观带。由北至南依次树立的28块红色主体的钢制雕塑,向市民讲述着1949年至2019年,我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历程,展示国家重大事件,书写着奋进新篇章。道路尽头的宣传栏,集中呈现了正风肃纪反腐工作的要求、《民法典》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等党纪法规。
“清风路以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宣传为特色,融入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市民将廉政意识根植在心中。”北门社区党委书记荣昊说。
如今的清风路红色文化长廊,已经成为了中天街周边一道亮丽的红色景观。龙泉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晓鸣说:“近年来,龙泉街道党工委按照东宝区委统一部署,切实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着力开展党史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示范点建设,重点打造了白云楼社区法廉文化广场,及与之相邻的竹皮河两侧的清风路,把两个示范点融为一个整体,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增强爱党爱国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文 郭玉红 彭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