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艺术进校园 民族文化在孩子们手中绽放异彩
来源:长江日报  |  2021-06-10 13:08:01

扎染艺术进校园 民族文化在孩子们手中绽放异彩_fororder_01

红旗村小学学生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摄)

  “老师,我这样扎小方巾可以吗?”“我的捆扎胶带为什么捆不紧啊?”近日,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老师走进硚口区红旗村小学,指导学生感受非遗工艺——扎染,看着面前花花绿绿的颜料和各种工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被点燃了。

  被授予“武汉市民族进步创建示范学校”称号的硚口区红旗村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润物细无声。扎染艺术活动作为该校特色课程中的拓展课程在学生中普及,旨在通过学习扎染,体会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家国情怀。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郑梦玲向孩子们介绍了扎染工艺的基本知识、扎染特点和制作技巧,并展示了几件成品,绚丽多彩、自在灵动的图案让学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后,她给每个学生发了白色小方巾,手把手一一指点。孩子们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把白方巾折叠好,用夹子夹牢,再用捆扎带或线扎起来。不时有好学的孩子向老师提问请教,现场气氛热烈。

  扎染的美没有限定,可以任由个人喜好进行创作,不论如何扎、如何染,都会邂逅一个意外的美丽。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孩子们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帮助下陆续完成自己的作品,一件件精美的扎染方巾呈现在眼前,由于手法不同,用时不同,所以每一件扎染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太奇妙了!”学生蒋宏阳看着自己的作品感慨道,“从扎结、拆线,到染色,再到最终作品的诞生,整个过程太神奇了。”

  该校社团负责老师吴红霞说,扎染是我国民间独特的染色工艺,孩子们在创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在心中播下热爱民族文化的种子。(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周莉君)

编辑:李燕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