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出台25条新政,破解要素“错配”“低效配” 让科技成果奔着应用去
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院所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把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作为主要导向和衡量标准,让科技成果奔着应用去……3月18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副主任朱世宏解读《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25条”)时表示,湖北省将以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为重点,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根据“25条”,湖北省将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人才双向流动通道,实施企业科技专员计划、实验室项目经理人制度。出台“楚才卡”实施办法,提供落户居留、商事政务、医疗保健、安居保障、子女教育、出入境等“一卡通”便捷服务。
同时,深入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计划”,畅通上市“绿色通道”制度。支持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争取“四板”改革创新试点。加快设立科技创新专板。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实施科技项目揭榜制,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湖北路径。推动高校设立新型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聘用技术经纪人。
湖北省还将着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共享交换体系以及公共数据开放机制,出台湖北省公共数据开放办法。加快推进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等要素交易平台建设,支持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设立技术交易分市场。
省发改委称,“25条”瞄准湖北省各类要素市场存在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聚焦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着力解决要素“错配”“低效配”。通过建立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各类市场主体独立配置要素资源,最大程度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以更好集聚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加快培育新动能,推进湖北省经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湖北省将把各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试点经验上升为制度,并建立健全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要素市场运行规则和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形成全省要素市场制度体系。(湖北日报记者彭一苇、左晨、通讯员王思为、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