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武汉工厂5G+物联网产线“量子线”。(联想供图)
2020年12月31日,“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在他的跨年演讲中,通过电视和互联网,向全国观众讲述了一个令他惊讶的“武汉奇迹”——
“武汉封城那天,这家工厂也停产了。但因为电子设备是疫情期间的战略必需品,所以早在2月底,这家工厂就开始筹备复工复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招工。最多的时候,一天招工人数超过1000人。到3月31日,这家工厂万人到岗,开动马力生产。”
这个故事,发生在英雄之城武汉的联想工厂。
这里,是湖北出口额最大的一家工厂。截至2019年,已连续5年居全省出口额第一。
遭遇疫情以来的一年间,联想武汉工厂已接连完成两次智能化产线迭代升级,最新5G手机下线,成为中国“世界工厂”的创新缩影。
“这家工厂是怎么做到的”
“电子工厂招的工人,要能认识英文字母,能看懂机器上的英文指示;必须认识物料的编号,避免上错料;还要有一定的数学能力,因为交接班必须要做数据盘点。武汉封城期间,居然能招到这么多高素质的工人,怎么做到的?”
罗振宇惊叹称,在全国,干过电子产品组装的成熟工大概有上千万人,仅在湖北一省就有几十万,这在其他国家不可想象。
他说,与此同时,疫情期间还要给工人做核酸检测,但当时的武汉顶住了,完成了从企业、社区到全城的最大规模核酸检测,并在社区、工厂等各个环节,构成了一个没有缺环的防疫链条。而在联想多家海外工厂,找核酸试剂难、检测难,许多员工在工厂还按要求戴口罩,一出工厂就把口罩摘了。疫情期间,企业内外交困,寸步难行。
“现在这家工厂怎么样了呢?我能告诉你的是,这家一万多人的工厂,开足马力生产至今,零感染;4月实现100%满产;6月还上了新的生产线。
“这就是武汉,这就是中国”
武汉工厂复工复产的同时,联想也在与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一道,紧锣密鼓地展开一系列智能化产线升级。
2020年6月,“量子线”在联想武汉工厂正式投用。生产线上,18个机器人与工人交错排排坐,各司其职。有的负责安装铜箔和石墨片,有的负责组装听筒或电池,还有的负责内观检查等,包含了手机组装、测试、检验产出等多个工艺。
“原来这条线需要50多个员工。”联想产线负责人说,现在只需要20多个熟练技术工人。通过设备与设备、人与设备的灵活互换,“量子线”可快速调整产线的工艺流程以及参数,实现不同型号产品生产的自如切换。
9月,联想旗下摩托罗拉刀锋5G折叠屏手机下线,发往全球160个市场。这是联想全球首款5G折叠屏手机,每一个精巧的零部件,都在联想武汉工厂设计制造。
研发人员称,刀锋5G手机的组装工艺非常复杂,每台组装难度超过两个传统手机,组装零件总数为普通智能手机的1.5倍。传统智能手机约50个工序即可完成整机组装,而刀锋5G手机需要100多道不同工序。单是关键性零部件“柔性屏”的折叠测试,单机就超过20万次。
联想武汉工厂厂长齐岳介绍,武汉工厂目前已承接了刀锋5G手机全球出货量的95%,全球每10台刀锋5G手机中,就有9台出自于武汉。
“凤凰线”的上马,与“量子线”一脉相承。
眼下,在联想武汉工厂,35条高速贴片线、55条主板测试线、79条预组装线、64条组装线及57条包装线,正火力全开。
“这里,是联想全球最大的移动终端自有工厂,占据着联想全球产能的60%。这里的产品,95%以上出口海外。”齐岳说,我们想用这个工厂的故事告诉世界:“这就是武汉,这就是中国。”(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通讯员 尚浩章 武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