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间寻药民宿观星月夜篝火——神农架避暑游花样多
湖北日报  2019-07-30 12:32:19

山间寻药民宿观星月夜篝火——神农架避暑游花样多

图为:美酒祭神农(视界网 高士林 摄)

  “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方。”7月19日,神农架首届伏羊节在大九湖坪阡古镇举行。100桌流水席摆满董家湾广场,1000多名游客吃伏羊、品药膳、赛热舞。“伏羊节”,即在三伏天吃羊肉、喝羊汤,时间持续一个月。避暑游客大汗淋漓之后,再感受神农架“18℃凉夏”的夜晚。

  吃伏羊尝药膳,住民宿数星星,临湿地宿青山……神农架近年来旅游花样频出、旅游新业态涌现,初步实现了从单一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深度游转变、从主要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延伸。2019年上半年,神农架林区共接待游客65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26882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5.1%。

  特色民宿盘活“老屋经济”

  李航一家7月初就住进了神农架。7月21日,他帮重庆的亲戚也订了一家民宿。未来半个月,他们将一起在神农坛景区度过今夏最美“民宿时光”。“以前亲朋好友来神农架,也就带他们选几个景点看看,一两天就逛完了。现在不一样,住在民宿,想玩多久住多久。”李航说,神农架的民宿已不仅是住宿,还是“田园生活”理想地,“亲戚们都说这里跟世外桃源一样。”

  李航住的民宿毗邻神农坛,离天生桥景区2公里,离官门山景区5公里,纯石头建筑,有独立院落,周边绿树环绕,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冬暖夏凉。

  在这里,可以亲手采摘农家绿色蔬菜,听听虫鸣鸟叫,尽享宁静,还可以用山泉水沏上一壶采自主人家茶园的新茶。

  民宿是旅游产业的当红产品,神农架鼓励原住民利用“老屋”发展住宿、餐饮。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引领”的原则,盘活旧民居,文旅民宿渐成规模。如宋洛乡打造的廻龙坪古居民宿,保留了当地百年民居建筑风格、传承了淳朴简约本土民俗文化。神农架让每个乡村“各美其美”,以特色民宿为代表的“旅游+乡村”正在为乡村“美丽经济”的发力引擎。

  篝火激活“夜色经济”

  “太有范儿了,坐在茶山小院,吹着山风,听着情歌,酒不醉人人自醉,神农架的夜晚太迷人了。”武汉游客王珍的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短视频,视频中几名年轻人围着篝火,唱着情歌,周围游客一起互动鼓掌。

  夜幕降临,神农架林区木鱼镇青天袍茶园传出悠扬歌声,伴着篝火、鼓点回荡在山谷。茶园篝火晚会,成为神农架今夏旅游的新项目。7月以来,青天袍茶村成了当仁不让的网红,这里每晚都有游客围着篝火,吃烤全羊,喝本地黄酒。

  神农架青天袍民俗山庄老板林庭洪说,篝火晚会每晚都在远离山林的村中空地燃起,火光、月光、星光融成一体,激活了城里人的夜生活热情,这和以往“换个地方打麻将”的夜晚大不相同。

  除了木鱼镇青天袍,隐藏在大九湖坪阡古镇上的精致小店,满满都是文艺范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遇见、倾城酒吧、茶香小镇……这些小店不大,但原木、碎石、绿植、盆栽俱全,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令人心情舒朗。来自重庆避暑的游客杨晶晶说,白天游景区,晚上和家人朋友品鉴特色美食、选心仪礼物、坐在街头泡茶聊天,好惬意!

  白天看景,晚上看戏。为了延长游客驻留时间,神农架各景区、各乡镇纷纷推出“夜游”产品,夜游经济正成为神农架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结构、挖掘增量消费市场空间的重头戏。

  花样翻新玩转全域旅游

  “山有灵性、水有气魄、城有活力、文有底蕴。”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禀赋,注定了神农架“处处皆风景”。

  从走马观花到深度旅游,神农架让游客体验到向往的生活——到中国天然氧吧“洗肺”,到“九龙神杉”打卡,到桃花谷漫步,到农家寻药品膳,到林间探秘原始森林,最后入住高品质民宿酒店……

  如何实现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供给是一大考验。林区及时出台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要求建成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知名国家公园和高品质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神农架提出,到2020年,全区实现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000万人次、旅游经济直接收入达75亿元、直接从业人数达1万人以上的目标。

  一组组亮眼的数字,正是神农架全域皆景的生动写照:2018年接待游客1590万人次,增长20.1%;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57.3亿元,增长20.3%。2019年1至6月,全区接待游客65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 26882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6%、15.1%。

  近年来,神农架还在品牌创建上频频发力:先后捧回“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人最向往十大康养目的地”“全国十大生态旅游目的地”“松柏国际慢城”“中国天然氧吧”“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最具潜力避暑旅游城市”“2019避暑旅游样本城市”等大批“金字招牌”,绿色生态和经济发展实现了高质量融合,大旅游、大健康、大农林也正实现全域、全产业链布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翟兴波 通讯员 喻玲)

编辑:苏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