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昌冲刺国家卫生城市“四连冠”
湖北日报  2019-06-25 09:34:51

  端午节期间,200多万人来宜昌旅游,不少外地游客忍不住感叹:不管城市还是乡村,两个字——干净!

  宜昌于2008年首次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功,后于2012年、2016年两次通过复审,蝉联国家卫生城市“三连冠”。

  连日来,一场席卷全域、城乡共进、全民参与的卫生行动,在宜昌再度点燃,全力冲刺国家卫生城市“四连冠”。

  刷新城市底色

  6月2日傍晚,宜昌市西陵区葛洲坝街道甲街社区居民向长琴正在长江边散步,她指着江边新栽的树苗说:“过去这里都是菜园子、烂棚子,臭味难闻,现在全种了树,成了散步的好地方。”

  以往,葛洲坝船闸以下有2.6公里江岸,一度卫生堪忧。西陵区水利局党委书记周忠来说,2019年3月上旬,这段长江岸线复绿工程动工,原计划一年建成,但政府“自我加压”,两个多月就完成了改造。

  现场,新栽种了红花玉兰、红叶石楠、香樟等10多个品种树苗。周忠来说:“别看地方不大,施工难度可不小。要让居民们放弃菜园、拆除违建。部分江段不通公路,运输靠肩挑背驮。”

  家住长江边,是大自然给予宜昌人民最好的馈赠。对这份幸福,宜昌人倍加珍惜。2018年6月,宜昌提出将滨江公园从主城区延伸至猇亭,总长度增加一倍,延长到20公里。

  沿江满目葱茏,宜昌推而广之,启动全域复绿工程。2018年至2019年,宜昌投资3.05亿元,造林336.9万株,相当于人均多拥有一棵树,使5.27万亩山川重新复绿。

  刷新了城市底色,宜昌2018年共消除城区不达标水体11条,约187条公里;改造无害化厕所10.4万座;取缔非法码头216个,码头数量减少三分之二。

  改变农村积习

  橘园飘香,农舍雅致,村庄整洁……位于兴山县昭君镇的金乐村,如今已成为香溪河畔一道靓丽风景。

  很难想象,这个养眼悦目的村庄,3年前还是“脏乱差”的代名词。那时,金乐村虽然交通条件和产业底子好,但村里人却脸上无光:10多年的陈旧垃圾堆积田间地头,晴天垃圾满天飞,雨天污水四处流,外人来了直摇头。

  金乐村村支书向军说,最难之处在于,如何让久已成习的村民们改掉陋习?

  村两委发动党员干部组建宣讲队伍,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组织村民召开屋场会,号召大家改善环境。2017年初,全村花了两周,终于将垃圾全部清空,随后又修建6个垃圾池,在道路和屋舍旁安放150多个垃圾桶,并设置15个公益性岗位,入户清理垃圾,引导大家形成良好习惯。

  金乐村还对李家湾、金家湾和唐家院子三个片区进行改造,形成“一院一景”的乡村美景。

  近年来,宜昌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全市新建5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在36个乡镇、41个村实施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稳定在90%以上。

  市民以“净”为荣

  “这里的建筑垃圾是谁扔的啊?”6月3日,西陵区学院街道气象台社区,老党员汪成伟戴着小红帽,一边四处询问,一边清理垃圾。

  汪成伟自2000年下岗后,认领多项社区公益岗:车库保管员、阅报栏换报员、消防安全员……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汪成伟并非环卫工人,但只要发现垃圾,他就会主动清理,十年如一日为小区“净”做好事。

  在宜昌,像汪成伟一样,清洁美化城市已成越来越多市民的日常行动。

  每逢节假日,宜昌民间组织“三峡蚁工”的志愿者们会齐聚江滩,义务清理岸边的垃圾。自2015年成立以来,“蚁工”们共开展活动530多次,捡拾垃圾800吨,参与市民达4万余人次。

  环境改善,曾经消失的身影正逐渐回归:宜昌江段长江江豚种群从2至3头增至17头,成群的中华秋沙鸭现身沮河国家湿地公园,全球仅有不到1000只的极度濒危鸟类青头潜鸭现身枝江金湖国家湿地公园……如今的宜昌,不仅是宜人之城,更为万物生灵所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擒虎 通讯员 荣飞 李丰)

编辑:苏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