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甸夯实分级诊疗 守卫居民健康
湖北日报  2019-06-14 09:57:54

  原标题:引进协和 提升街乡 树立品牌 蔡甸夯实分级诊疗 守卫居民健康

蔡甸夯实分级诊疗 守卫居民健康

图为:协和江北医院门诊大厅

蔡甸夯实分级诊疗 守卫居民健康

图为:协和江北医院在进行手术

  小病治不好、大病不敢治,群众不满意、医生忙出走,这是多数县域医院面临的难题。如何破解?唯有扎实推进分级诊疗,让政策、口号从墙上纸上落实到地上,改革不断迈向深层次,把越来越多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基层。

  武汉市蔡甸区夯实分级诊疗,交出一份让居民群众满意的成绩单,高质量守卫居民健康。

  “转诊王”摘帽子

  “发烧感冒蛮难治,有病进门开转诊。”这是不少蔡甸居民对原蔡甸区人民医院的调侃,病患失落感可见一斑,“转诊王”称号不胫而走。

  2016年,原蔡甸区人民医院被居民评为区“十差单位”第一名,医疗技术落后,许多基本常见病治不了,服务水平、管理水平跟不上,无法满足居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改变发生在2017年。当时,原蔡甸区人民医院已难以正常运转,改革成为唯一出路,蔡甸区委、区政府决心突破。

  协和江北医院应时而生。同年7月,协和医院开始全面托管原蔡甸区人民医院,仅用一年多时间,医院完成新生,荣获年度市级“文明单位”,还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示范单位”。

  “以前是90%以上病患转走了,现在90%以上选择留下来。”协和江北医院院长陈立波坦言,两个数据变化,背后是医院脱胎换骨的自我革命。陈立波介绍,托管以来,医院住院病患人数比之前增加了一倍,手术量增加1.5倍,门诊量增加六成以上。“做与不做,做得怎么样,居民看得见、感受得到,‘转诊王’帽子彻底摘掉!”陈立波直言。

  家门口的“三甲”

  托管伊始,医院便着手从医疗技术、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发力。引入协和医院26位专家,每周规定一天时间到江北医院坐诊,面向全国招聘,引进20名科室专家人才,同时内部培训一批。优化就医流程,全方位提升医疗品质。

  日前,40岁的李某持续胸痛,送至协和江北医院就诊,接诊医生速查心电图考虑是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心内科主任黄仲略迅速会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便立即准备手术。

  当天上午9时33分,病人由急诊送入介入导管室,遂即上台开始手术。黄仲略指导导管室除颤、给药,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即行冠脉造影。医院各科室团队紧密配合,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救治时间仅用时28分钟。

  这只是协和江北医院胸痛中心开展诊疗服务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胸痛中心和介入治疗平台,均是托管以来提升新技术、开展新服务的样本。“这次抢救时间仅用28分钟,再次证明我们创建胸痛中心意义重大,也意味着急诊科、导管室、心内科各科室配合日趋成熟。”医务科主任肖利民说,近两年来,江北医院新增了胸外科、肿瘤科、输血科等科室,改进设置普外科、妇产科等科室,科室从原有20多个增加到38个,医院综合技术水平已达到市级三甲医院标准。

  区域医疗中心崛起

  小病不出街,大病不出区。

  协和江北医院已成为区域“明星”医院,不仅蔡甸辖区内“慢病”居民扎堆来诊病,更有汉川、仙桃等邻近地方的病患慕名而来,医院也是大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

  协和领头,街乡全面带动。协和江北医院致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助力蔡甸分级诊疗落实到基层。目前,江北医院与人数较多的街道乡镇卫生院形成一体化诊疗模式,输出人员培训、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等软资源;和位置较远、人数较少的卫生院形成医共体,帮助培养基层医疗人才,在医疗信息和医疗技术方面实时远程支援。

  陈立波说,打造武汉西部区域医疗中心,蓝图绘就,只争朝夕。

  托管以来,协和江北医院优化总体布局,改善门诊、住院设施、流程,为患者提高高效、舒适的医疗服务。目前,医院已全面开展多种疑难复杂病例治疗,女性盆底重建手术等在武汉市领先,无痛分娩也成为产科工作常态。经相关部门评定,协和江北医院肛肠科、中医科获评武汉市重点建设专科,其他6个专科获评武汉市区级重点建设专科,区域辐射作用明显。

编辑:苏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