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湖建城 依水为园 依山带水示范振兴乡村蔡甸 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协调发展
白鹭在蔡甸沉湖国际重要湿地翱翔 刘富华 摄
什湖生态文明公园是生态城的“绿心”。最终批复的生态城总体规划方案中明确:生态城规划空间结构为“一轴、一心、多廊、多组团”。“一轴”即新天大道空间拓展轴,“一心”即什湖生物多样性核心。高标准规划设计什湖生态文明公园,是生态城整体设计的关键。
长江、汉江夹境而过,蔡甸区1100平方公里的版图面积中,拥有九真山和嵩阳山两大国家级森林公园、国际级重要沉湖湿地和国家级湿地后官湖,以及28个重点湖泊和近百座山体,构成了大武汉近郊最优质的生态空间。
山水眷蔡甸,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美丽的湖泊,是蔡甸的核心竞争力。
以湖建城,以什湖为核心,打造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依水为园,以什湖、后官湖、桐湖和索子长河等,打造大型主题公园;以依山带水间的美丽乡村建设,打造18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
蔡甸的生态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了经济发展,蔡甸曾在上世纪60年代炸山采石,并于80年代后期废弃。2003年,全区开始对废矿山进行综合治理,填平挖掘矿坑,并由此不占一分耕地,建起上千亩工业基地。
数据显示,蔡甸将220余座山体全部纳入保护,采石企业关闭300多家,从废弃矿山“抠”出建设用地2000多亩。另外,整治复绿乱石岗1000多亩。
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水之隔的硃山,紧邻318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区位优越,但因此地曾采石近20年,大片山体岩石裸露。“风吹石头走,下雨泥石流”,与周边林木茂密的群山形成强烈反差,多少商家乘兴而来叹息离去。蔡甸启动硃山治理工程,进行山体复绿,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富了一方村民。
尝到生态发展甜头的蔡甸,从此坚定了绿色发展的决心。
2014年,蔡甸迎来了生态化发展新机遇。3月26日,中法两国元首共同见证在巴黎签署《关于在武汉市建设中法生态城的合作意向书》,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正式落户蔡甸。
39平方公里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将打造成“中法合作之城、低碳示范之城、产业创新之城、生态宜居之城”,使其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典范。
根据总体规划,中法生态城形成“一山一水”及3个融合的总体生态格局,“一山”即指马鞍山,“一水”即什湖,二者之间通过多条生态廊道连接成为生态网络。3个融合指中法文化的融合、城市与乡村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
国家住建部印发关于国家部委支持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9条政策;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编制完成22项专项规划、35.8平方公里整体城市设计和启动区详细城市设计。
2019年,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将大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治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
科技助力,生态筑城。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正在利用世界先进水生态治理技术,加快完成什湖生态治理工程和高罗河生态廊道整治工程,实现什湖与汉江、后官湖的水系连通和后官湖绿道与什湖绿道的连接。
生态示范城管委会以核心启动区升级版为目标,紧盯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积极引进人工智能、教育培训、科技研发等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全力推进中建·中法之星建设;启动中法之星地标建筑群、文化科技产业中心及国际生态社区等项目建设。确保中法企业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实质性开工。启动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创建。
目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生态城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不断加快,什湖生态治理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高罗河生态廊道整治工程开工实施。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永久会址展示区主体工程完成。新城路、和黄西路、五贤东路建成通车,新天北路、和黄东路等一批骨干道路抓紧实施。
纵观蔡甸地理特征,是六分水三分山一分田。近年来,蔡甸还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做足水文章,利用湿地打造大型主题公园。
中法生态示范城核心范围的什湖,打造生态文明公园;以110公里环后官湖郊野绿道,打造后官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利用省级湿地桐湖,与省农垦局共建桐湖国家现代农业公园;利用索子长河和九真山打造主题式公园;让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及周边的消泗乡3万亩油菜花海,成为人们亲自然的好去处。
在蔡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引领,使二者之间形成了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撰文:朱波 邬登运 孙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