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再迎东风。5月20日至22日,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在江西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
2018年以来,湖北省积极实施“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作为“一芯”之“心”的武汉市,正以五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为抓手,积极推动商业航天、网络安全、芯片、显示屏、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一代产业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芯”动力。今起,湖北日报推出《探访武汉“芯”动力》系列报道。
“快舟一号”系列火箭升空,“虹云·武汉号”卫星上天……这两年,浩瀚无垠的太空增添了几道来自武汉的身影。这背后,正是落子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航天科工系企业。
2017年4月,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在新洲区双柳街开工,成为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开启了中国商业航天梦的全新征程。
5月2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获悉,两年来,该基地“边建设、边研发”,一方面注册成立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火箭、卫星及相关产品,另一方面全力推进基地建设,谋划建设一座集商业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三大产业集群的武汉“太空城”。
“快舟”系列火箭明年可量产
21日上午,航天大道南侧火箭产业园综合厂房外,工人正进行重载路、火工区封闭围墙等施工;综合厂房内7.5米高的参观走廊上,电工王快在安装通风设备管线。参观走廊长460米,1.8万平方米的厂房尽收眼底,24米高的厂房宽敞明亮,地面平整如镜。
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驻现场代表蒋曰银介绍,该项目每天早上6点半至晚上10点半连续施工,550名工人加班加点,确保6月30日之前,4.25万平方米火箭产业园的综合厂房、总装测试厂房、综合楼等建筑项目完成土建、机电安装。之后,设备将进场调试,2019年底具备投产能力。
该公司研发的快舟一号甲火箭是世界首发星箭一体小型固体运载火箭,2017年1月9日完成首次商业发射。2018年9月,该火箭第二次执行商业发射任务,从接单到发射仅129天,再一次创造了中国商业航天新纪录。2020年,火箭产业园将具备20发快舟火箭的总装测试能力,预计营收15亿元以上。
汉产卫星信号将覆盖全球
而在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卫星产业园,—期200亩园区里,7台高耸的打桩机正发出隆隆轰鸣。
据介绍,一期将建设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微小航天器云协同研发中心等,卫星批量生产线是该项目核心工程,预计2020年完成建设。未来,航天科工的“虹云工程”和“行云工程”两大“星座”200多颗卫星将在此实现“汉产”。
其中,“行云工程”是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首个天基物联网,2017年1月9日已圆满完成验证卫星发射。该公司正对拟入驻的航天产业港4号研发楼1层和2层进行装修,卫星接收基站基座已在楼顶安装完毕。
据介绍,全球超过80%的陆地及95%以上的海洋,移动蜂窝网络无法覆盖。有了天基物联网,在偏远的海洋、岛屿、沙漠等地也能轻松上网。建成后,乘飞机、高铁可随时下载想看的电影;置身荒漠海疆,可与千里之外传递音讯。
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利博士介绍,行云公司研发的监控终端已安装在了汉欧班列冷链集装箱上,以采集传送其位置、开关门、温度、湿度等信息。但目前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地面网络传送,因基站覆盖率不足,导致信息丢失率高,尤其是在少数欧洲国家的数据传输成功率仅为20%至30%。近期,行云公司将发射“行云二号”01、02号卫星,到2023年实现“行云工程”80颗卫星全球覆盖组网,届时将彻底解决数据传输的“痛点”。
产业链企业纷至沓来
北京中遥智图科技有限公司入驻航天产业港4号楼4层,正进行装修。该公司总经理张博宁介绍,将在此建设研发中心,以及遥感和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测量光学仪器制造生产线,部署空间数据软硬件一体化云计算集群。项目将于近期投产,预计年产值上亿元。“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张博宁举例说,此前搞测绘测量,人要扛着架子亲临现场,而现在利用搭载卫星、无人机等平台上的传感器,可进行全像素全覆盖空间信息采集。如应用在建筑测量上,能实现一分钟采集上亿个点位数据。该技术还可应用于数字城市、自动驾驶、水利、减灾应急等领域。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投资建设运营方——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武汉事业部总经理李洵表示,火箭产业园一期建设工期约一年半,卫星产业园建设速度更快,航天科工电磁防护材料等项目已全面启动建设,考察和拟入驻企业纷至沓来,储备项目丰富。基地将瞄准“太空经济”,吸引商业航天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入驻,打造发展新引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饶纯武成熔兴通讯员郭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