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品质 低票价 普及型 黄冈大剧院3年观众超20万人次
俄罗斯芭蕾舞《天鹅湖》、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等世界顶级演出,黄冈人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
这是因为保利院线2015年牵手黄冈黄梅戏大剧院后,“高品质、低票价、普及型”演出已成为常态。“政府每年有补贴,要求全年平均票价不超过200元一场,我们2018年平均票价96元。”黄冈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方介绍,做到“高贵不贵,文化惠民”,取决两点,一是降低高雅文化消费门槛,让人进得来;二是升级市民文化消费服务,使人坐得住。
牵手保利 请专业人干专业事
2015年,总投资3.5亿元的黄冈黄梅戏大剧院建成,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朵梅花盛开在遗爱湖风景区,成为黄冈文化地标。
剧院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能容纳1000余名观众,可满足各类戏剧、小型话剧、儿童剧、室内音乐会等演出需求,是国内最先进的剧场之一,是黄冈标准最高、体量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
从过往经验看,二三线城市大剧院存在运营艰难、空置率高等问题。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建学说,原因在于政府直接管理,使得大剧院缺乏高效的运营管理模式,演出资源贫瘠。黄冈如何避免“重蹈覆辙”?黄冈市委、市政府大胆引入托管经营新理念,主动向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伸出了橄榄枝。北京保利以剧院建设、剧院管理和演出资源著称,是业内公认的优秀品牌,同国内外各演出团体和经纪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015年,黄冈市与北京保利签署黄梅戏大剧院托管协议,该剧院正式成为保利院线旗下的第39家剧院。根据托管协议,北京保利每年引进64场国内外著名演出团体及国家级、省级获奖剧目来黄冈演出,黄冈每年拿出1200万元对剧院进行补贴。
作为老区,财力并不宽裕,为何如此“舍得”?黄冈的理念是,文化惠民是“执政为民”理念在文化上的具体反映,要舍得投入,才能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城市的大剧院承载着将优质文化资源配置均等化的功能,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最大限度发挥政府文化资产的惠民价值,剧院就会对这座城市的民众形成凝聚力。
高雅不贵 观众已突破20万人次
“以前觉得话剧离自己很远,现在隔三差五就能欣赏到。”3月5日晚,在黄冈黄梅戏大剧院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改编的民俗话剧《仲夏夜之梦》后,市民叶敏如是感叹。
叶敏是话剧爱好者,过去为看演出经常前往武汉。“一样的剧目和演出团队,黄冈票价只要120元,武汉最低也要五六百元。”短短几年,叶敏15次走进黄梅戏大剧院观看话剧。
2018年11月28日,是保利院线托管黄冈黄梅戏大剧院3周年的日子。统计数据显示,3年来,这里有297场演出,其中,欧美地区国家、皇家、首都演出团体和国内中央、国家级演出团体等A类演出45场,省级艺术院团等B类演出57场,实验话剧及小型艺术表演等C类演出54场,平均上座率近70%,观众突破20万人次。
刚开始,大剧院上座率并不高。“后来,我们不断引进黄冈市民喜闻乐见的精品剧目,以合理的票价设计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引导观众进行文化消费。”王志方介绍,每场演出都有20%为百元以下惠民票。
越来越多的黄冈市民愿意走进大剧院,零距离体验高雅艺术的魅力。据介绍,在黄冈这座不到40万人口的城市,保利剧院的微信会员有2万人,且每天都有新会员加入。
舞台主角还有100多位“草根”戏迷
“通过一座剧院,让黄冈看到了世界文化的美妙,也让黄冈人有机会站出来展示自己。”王建学说。
黄冈是戏曲大市,京、汉、楚、黄梅戏“四戏同源”。2018年8月16日至25日,黄梅戏大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黄梅戏《东坡》,在保利院线推动下,进入湖北潜江曹禺大剧院、湖南株洲神农大剧院、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河北衡水大剧院等全国四大知名剧院巡演,生动再现苏轼在黄州期间的故事。
在黄冈黄梅戏大剧院,舞台的主角并不都是明星大腕,还有黄冈本土的演员。
2017年5月29日,100多位“草根”戏迷登上黄梅戏大剧院舞台,为2000多名市民献上两场黄梅戏群众艺术盛宴,表演《女驸马》《打猪草》《夫妻观灯》《梁祝》《东坡》等经典黄梅戏选段。
2018年4月15日,在“黄梅戏大剧院市民开放日”暨《讴歌新时代文化传佳音》惠民文艺汇演上,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州牌子锣代表性传承人王资腊带着“十八般武艺”——小鼓、梆鼓、大锣、小锣、钹、马锣等民俗乐器,与16名非遗爱好者同台表演。
3年来,黄冈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共举办“黄梅戏大剧院市民开放日”3场、艺术讲座11场、艺术培训12场、艺术体验14场,构筑起高雅艺术与人民群众交流互动的桥梁,让市民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实现“让更多人走进剧院”的愿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柯利华、通讯员李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