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最强医脑”在汉上岗开处方
武汉晚报  2019-02-27 11:23:09

  原标题:肿瘤“AI医生”来了!储存1500万页论文及美国44家医疗机构治疗案例 人工智能“最强医脑”在汉上岗开处方

人工智能“最强医脑”在汉上岗开处方

“沃森”推荐治疗方案,医生正在为患者家属分析治疗方案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接受手术还是选择放化疗?这是不少肿瘤患者被确诊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2月26日,在武汉市第四医院,一名看过1500万页论文、超过300种医学专业期刊、250本以上肿瘤专著的特殊“专家”正式亮相,为患者给出治疗方案。作为武汉市属医院中首个人工智能“沃森”医生,它汇集全球顶级肿瘤治疗经验,未来将作为临床肿瘤医生的助手,为肿瘤患者治疗给出参考意见。

  依托大数据,十秒钟给出肿瘤治疗方案

  26日上午,71岁患者罗先生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沃森智能国际肿瘤会诊中心。不久前,罗先生被查出患有胃癌,刚刚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应该采取何种方案继续治疗?

  罗先生为此辗转多家医院,不同的治疗方案让其难以选择。在武汉市第四医院肿瘤科冯觉平教授的建议下,罗先生成为该院向“沃森”医生问诊的第一位患者。

  “胃癌三期、无远处转移、已接受外科手术……”冯觉平在沃森系统中输入治疗史、分期特征、转移情况等各类患者信息。仅仅反应十几秒,“沃森”就开出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分析单,包括推荐治疗方案、可选治疗方案及不推荐治疗方案,记者注意到,推荐方案、给出药物的后面,都链接了相关文献作为依据,甚至连药物剂量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都一一标明。医生仔细分析治疗效果、花费、依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罗先生选择了更为经济、全程在医院完成的方案。

  冯觉平说,不同于普通患者在网络上盲目搜索求医,“沃森”拥有丰富的医疗信息和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知识库,针对具体病情所列出的参考文献,有助于医生追踪学习全球最前沿的诊疗方案、规范条例等,提升治疗水平。临床医生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提升肿瘤疾病的规范化、科学化诊疗程度。

  不出国门,即可享受顶级专家会诊服务

  虽然惊叹于“沃森”快速开出诊疗方案,罗先生仍然有些疑虑:“人工智能开出的方案可靠吗?”

  “它所拥有的海量数据,保障了其提供方案具有权威性和准确性。”冯觉平介绍,全称为Watson肿瘤解决方案的“沃森”是IBM公司研发的医疗人工智能系统,在全球顶级癌症治疗中心MSKCC受训,储存了超过300种医学专业期刊、250本以上肿瘤专著、1500万页论文研究数据以及美国44家医疗机构的历史癌症治疗案例。在接收到肿瘤病人情况后十几秒的时间内,“沃森”可在数据库内寻找关键信息,依据全球范围内的大数据分析,提供精准、规范、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通常在确诊后,患者和家属往往会奔波于不同医院间,比较专家们给出的治疗方案,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冯觉平坦言,这一过程耗时耗力,患者需要付出高昂成本,有人甚至可能在多次诊断、重复检查的过程中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目前,“沃森”医生可提供的治疗方案覆盖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等13种癌症,给出的诊疗意见与世界顶级专家治疗方案符合度高达90%以上,相当于将国内外、多科室具有丰富诊疗经验的专家们请到一起,基于患者的病情与进展情况,提供综合性、规范化且精准的治疗方案。在冯觉平看来,“这相当于患者不出国门,就能接受全球顶尖专家的权威、全方位会诊。”

  多家医院引进人工智能系统

  医生仍是主体

  ·Watson肿瘤解决方案“沃森”:治疗方案覆盖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等13种癌症,给出的诊疗意见与世界顶级专家治疗方案符合度高达90%以上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裸眼3D影像更加清晰直观,可在狭小空间内完成高难度的解剖和缝合

  ·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手术快速、准确、创伤小

  ·care.aiTM肺癌影像智能诊断系统:胸部CT影像诊断仅需几秒即可完成,结构化报告采纳率达92%

  人工智能所依托的,正是其庞大的后台数据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思考”出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结论。在人工智能领域,这被称为“深度学习”。

  “‘沃森’将会是医生的强大助手,但是并不能代替医生。”冯觉平认为,在肿瘤的诊疗过程中,医生在沃森的操作非常重要。首先,需要医生对病人的疾病类型、身体状态、是否转移、危重程度等进行判断并输入,即便是“沃森”推荐的方案,也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综合情况进行筛选和微调,并将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势完全告知病人和家属。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副作用、并发症,需要医生做出相应处理,患者治疗过程中,解释、安慰、陪伴工作更是需要医生去完成,“疾病存在个体化差异,它只负责给出建议,最终决策仍需要医生负责。”

  2015年2月,两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汉“首秀”,它们在同济、协和两家医院同时完成手术,标志着湖北省外科手术进入机器人时代。记者了解到,达芬奇机器人有着普通腔镜手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裸眼3D影像更加清晰直观,可帮医生看清手术部位的情况;手腕更灵活,可在狭小空间内完成高难度的解剖和缝合。患者接受无痛治疗的同时,也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存活率和康复率都大大提高。

  2019年1月22日,湖北省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完成湖北首秀,辅助医生完成股骨颈骨折中空钉内固定手术。记者从该院了解到,“天玑”如今已做了近20台手术,涉及到脊柱、上肢、下肢等多个部位,专家们普遍认可其快速、准确和创伤小的优点。

  在2018年底,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are.aiTM肺癌影像智能诊断系统落户湖北省肿瘤医院,一名资深的放射科医生要完成一张胸部CT的阅片并出具报告,至少需要3至5分钟时间。有了这套系统,胸部CT影像诊断仅需几秒即可完成。该系统对肺部结节的检出敏感性超过95%,由AI出具的结构化报告采纳率也达到92%。

  如今,越来越多人工智能“最强医脑”走进医院,让医生如虎添翼。(武汉晚报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陈梦圆)

编辑:苏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