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二月一日,东湖楚风园。曾在东湖经营多年的小游船,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溪摄)
图为:上月,船民签署小游船收购协议。(图片由武旅投集团提供)
图为:1月21日,东湖湖光村,近百艘已签订收购协议的小游船集中停放在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对船民来说,小小扁舟,承载着祖上“靠水吃水”的生存理念,有着“磨山脚下一小舟,渔民靠它度春秋”的深切情感。
对东湖风景区管理部门来说,小游船,则是旅游管理最大的痛点和难点。
建设世界东湖、护航世界军运会,持续擦亮大武汉的这张金名片,东湖风景区启动小游船综合整治,用市场化手段收购339条游船,取而代之的将是呈现三大功能、三级码头、四类游船、六条线路的游船新项目。
再造更美“水上绿道”,助力实现“来武汉、游东湖、逛绿道、品文化”新时尚。
消解“东湖之痛”
2017年底,百公里东湖绿道扣环成网。2018年,东湖全年游客量突破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66%,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小游船因其安全性、环保标准、收费标准、服务质量屡遭游客投诉与诟病,与“世界东湖”的建设发展严重不匹配。
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明令,在中心城区湖泊行驶的船舶禁止使用汽油、柴油。但在东湖,“木划子”装发动机、快艇烧汽油是常态,且屡禁不止。
小游船安全性差。不按规定航线行驶,在水面横冲直撞,游客不穿救生衣等安全隐患多多。
小游船欺客宰客扰乱正常旅游秩序,船民多次和景区管理部门发生冲突。近年来,东湖风景区接到的投诉,一半以上与小游船有关。
小游船乱停乱靠,码头脏乱差,船民举止不文明,严重影响景区形象。
整治小游船,涉及利益调整、管理创新。面对难题,首先要思考清楚为什么要整治。
大江大湖大武汉,长江为带,东湖为心。相比杭州西湖,无论是景致之开阔,还是资源之丰饶,东湖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全国甚至世界舞台上,东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却处于下风。如何持续擦亮这张大武汉的金名片,在于以世界格局去谋划独一无二的自然禀赋,在于我们应为后代传承怎样的东湖。
护航世界军运会
2017年,武汉市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作为践行“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抓手。绿道一期、二期相继建成,东湖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东湖水质持续提升,呈现出近40年来最好水平……这片中国最大城中湖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但与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的目标,尚有不小距离。
2019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行。其中,马拉松、公路自行车、帆船等赛事将在东湖举办,这里将聚焦世界目光。
结合城市生态绿心品质建设,东湖风景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四个一流”要求和武汉市“五边五化”标准,全力打造世界级最好赛场,力争“办好一次会,扮靓一个湖”。“东湖是世界各国参赛选手和游客了解武汉和中国的重要窗口,凸显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军运会执委会综合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说,小游船品质不高、安全性不强,难以为高规格赛事提供配套服务。通过整治,不仅在赛时可为参赛选手和游客提供优质服务,赛事结束后,也可作为“军运产品”持续造福武汉市民。
东湖风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参赛选手、观众和游客,不少人是第一次来到武汉,甚至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对他们来说,对东湖的印象往往决定了他们对这座城市甚至这个国家的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持续推进东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既是为军运会保驾护航,更借提升城市形象扩大东湖、武汉,乃至中国的世界影响力。
兼顾生态与生存
“早在2011年,东湖风景区就着手对小游船乱象进行整治,但当时条件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品质提升和持续发展问题。”东湖风景区管委会海事处相关负责人说,之所以2018年才正式启动民营游船收购计划,是因为要统筹协调好东湖生态和船民生存问题。
339条游船的背后,是300多户家庭,1000多号人。
武汉渔光秀旅游有限公司(渔光村)相关负责人说,一条船每年产生数万元经济效益,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船没了,就像失去土地的农民,如何生存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收购完成后,我们将重新开发一批木划船,返聘部分船民就业。以游览体验项目的方式吸引游客、留住乡愁。”武旅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执行收购计划,首先要保障船民利益。
据介绍,对自愿交船的船主,均以市场化手段评估船只的现状价值、经营权及其损失,给予一定补偿。此外,随着东湖水域环境的统一管理,未来将兴建多种形式的水上项目,产生一批新的就业机会将优先为船民们提供,让大家共享改革成果,继续在东湖安居乐业。
船民作别“木划子”
2018年年底,东湖风景区正式实施小游船收购计划,三个多月过去,已有九成船主主动交船上岸。
顺利推进的背后,船民配合不可或缺。
张建军今年51岁,从小生活在东湖湖光村。1月15日,他在村里率先签署协议,作别陪伴了自己半个世纪的“木划子”。“这条船由祖父传给父亲,又传给了我,最后在我手里结束历史使命。”2月2日,张建军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这条小木船曾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可以说家就是船、船就是家。“虽然舍不得,但是我支持收购游船。”张建军说。“木划子”确实过时了,和东湖的气质不符。
周帆是武汉渔光秀旅游有限公司(渔光村)工作人员。1月21日,她陪着父亲周志祥将家里的“木划子”交给了武旅投集团。“交船那天,父亲在湖边待了一整天,仿佛在和老友惜别。”周帆说,父亲小时候就生活在这条船上,后来奶奶将其交给父亲经营。天气好的时候,80多岁的奶奶还会摇着橹,和父亲一起泛舟东湖,一家人对船的感情非常深。
得知收购游船的消息,周志祥情绪很是低落,但他仍然带头签署了收购协议,因为他知道这是保护东湖、建设东湖的必然。“父亲到了退休的年龄,我和弟弟已经有稳定的工作,游船更多的是一种家庭精神的传承,让它为东湖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路,更有现实意义。”周帆说。
打造“绿道大IP”
下大力气整治东湖,未来的景致令人期待。
东湖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为打造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大东湖新形象,东湖风景区将按照环保要求,在东湖全水域新增投放10艘纯电动游船,并重新规划东湖水上游览项目。“未来东湖水上游览项目,将呈现三大功能、三级码头、四类游船、六条线路,核心是游船运营项目。”武旅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三大功能,即湖泊连通、交通疏散和休闲体验。未来还将按照码头所处地理位置、游客量大小、功能布局,将码头分为三级,新改建码头近30个。除现有游览休闲、交通观光类型游船外,还将打造特色体验类和自助娱乐类游船,并形成“游船+电瓶车+自行车+步行”的立体旅游模式,为游客提供赏花、运动、亲子、婚礼、观鸟、郊野等六条特色线路。
届时,东湖绿道将与“水上绿道”完美结合,水陆联动的“绿道大IP”呼之欲出,助力实现“来武汉、游东湖、逛绿道、品文化”的新时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彭冲 范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