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城急救车平均12分钟到现场 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湖北日报  2019-01-22 11:10:16

  1月17日,武汉市急救中心发布2018年武汉急救数据。2018年,该中心出车13万余次,抢救14万人次患者,急救车平均到达现场时间近12分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据介绍,武汉市中心城区共有急救站点52个,根据区域呼救量布局,站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5公里,最短不足1公里,市民生活圈5公里半径范围内基本都设有急救站点。2018年,该中心呼入电话高达54万余次,因部分是咨询、催车、取消用车等原因,最终出车13万余次。平均每天有360趟急救车奔赴各区域,每4分钟就有一台急救车接到任务。

  救护车到达时间是衡量急救质量的关键指标。武汉急救中心1分钟可实现派车,平均出车反应时间1分55秒。

  夏冬两季是急救高峰。2018年夏天,该中心平均每天派车362趟。2018年12月,平均每天派车达400趟以上,最高的一天派车447趟。元旦前后一场大雪,4天时间就收到215个摔伤急救电话,比2018年同期翻了近一倍。

  参考出车量,在各区域中,江汉、江岸和光谷片区急救量位列前三。该中心调度科科长丁一鹛分析,中心城区人口基数本就很大,老城区中老人较多,所以发病几率更高。尤其是光谷,近年来入住人口、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急救站从10年前的1个增至5个,仍力不从心。

  急救病种中,车祸、摔伤、外伤等创伤类占比最高,占1/3以上。其次为心血管、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和多为醉酒的中毒类疾病。(湖北日报记者余瑾毅、通讯员罗双萍)

  链接

  理性呼救 珍惜资源

  武汉市人口超过千万,如果按照《急救中心(站)建设标准》,每5万人口应配1辆急救车,武汉市的急救车辆应为200台。现实是,除去执行保障任务、维修保养和备用的车辆,每天只有53台当班车辆服务武汉中心城区。

  一方面是急救资源非常紧张,另一方面是急救资源大量浪费。

  转运和出院派车占1/5

  2018年,武汉市急救中心出车13万余次,其中用于患者出院派车达1万余次,用于患者转院达1.7万余次,此类用车占总量22%。

  有患者表示,住院物件太多,的士车辆装不下,也不肯带,租辆面包车要好几百元,急救车只要100元左右,很划算。

  在记者采访期间,从9点30分到10点30分1个小时内,已有10台急救车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六一医院和荣军医院等医院运送出院病人,系统中还有5位患者分别在中南医院、武汉市一医院、长航医院等医院排队等候派车。“出院的病人不属于院前急救的危急重症,急救车很多时候仅发挥了运输功能,急救设备和医护人员根本派不上用场。根据急救优先原则,如果病人周边急救车正在执行任务,那他们只能排队等候。”调度科科长丁一鹛说。

  由于急救车辆紧缺,任务繁重,需要转运、出院的病人因等候太久常会投诉急救中心。2018年,该中心接到的投诉中,抱怨“迟迟不派车”“等候太久”的转运、出院投诉达8成。

  丁一鹛说,即使派车成功,呼叫人也未必体谅急救资源紧张。曾有一位爹爹出院挑剔医生、设备和服务态度,该中心前后共派车5车,也未能将其送回家。

  恶意虚假呼救不鲜见

  急救资源浪费的情况不止这些。

  日前,调度中心接线,来电人称洪山区南湖军威园有人需要急救。当急救车赶到,该户人家却说没打过电话。

  也曾有青山某女士常拨打120,称心脏病发作。当急救车赶到时,该女士无任何心脏异样。后来才知道,该女士患精神疾病,家人缺乏监护。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曾有市民要为瘫痪老人搬家而拨打120 ,原因是“抬不动,120有担架”;也有人晚高峰时喊来急救车,原因是“120不受红灯限制,不会堵车”;更有人在急救车到达后得知需要付费而称“我已经好了”。

  如此种种,让丁一鹛无奈又气愤。她说,恶意呼救、虚假呼救的例子举不胜举。但不能因此就将此类电话列入黑名单,因为就算10次呼救中9次都是假的,万一一次是真,那就是人命关天。

  急救医生项阳曾因一名牙痛而叫急救车的患者出车,她在朋友圈发文“气死”。也曾因转院出车而感叹“当了一夜搬运工”,她调侃120是“人间神车”。丁一鹛说,急救资源浪费,也让急救医生丧失了职业的荣誉感,备感灰心。

  分流非急救呼救势在必行

  武汉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刘惠敏说,根据《武汉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急救车是用于院前急救,急救人员利用院前简单的条件和设备,对急重症病人现场抢救,以及转运途中救治、监护,为医院处理赢得时间和治疗条件。出院派车不属于急救范围,但作为便民惠民措施,在没有院前急救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患者出院需求,这类需求往往等待时间较长。然而一旦调用,就占用了真正急重症病人的医疗资源,分秒之差,一个生命或会结束。

  有业内人士认为,医院都自备有急救车,分流转院病人,接诊医院应承担该职责。该中心认为,分流转运和出院病人有效途径,是让社会出资成立专门负责转运或出院的机构。

  据悉,上海和武汉一样都是区域医疗高地。2017年,上海非急救出车约占业务总量16%,占比逐年上升。高峰时段真正需要急救的电话打不进或者“无车可派”,曾引发医患纠纷。去年,上海在我国率先开通康复出院专线,分流非急救病人 。

  资源越是紧张,越应该珍惜。刘惠敏呼吁,现有状况下,拨打120的市民应提高严肃性,让急救车服务真正需要的人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罗双萍)

编辑:苏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