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支钢笔描绘江城往昔的光阴
湖北日报  2018-12-26 11:21:33

  原标题:一支钢笔,描绘江城往昔的光阴——武大教授王炎松手绘武汉老房子的故事 

一支钢笔描绘江城往昔的光阴

图为:怡和洋行住宅

  12月中旬,湖北人民出版社发起的一场网络众筹,使即将出版的新书《雕刻时光——武汉经典历史建筑群像》引起不少关注。书中选用的270张钢笔速写画,均由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筑学系王炎松教授创作。

  揣着一支钢笔、一本写生本,王炎松教授时常行走在三镇街头,实地写生,实景手绘。他笔下的老房子,线条简洁流畅,既忠于建筑原貌,又富有艺术韵味。江汉关、昙华林、汉正街、南岸嘴、古德寺、武大老建筑……他以钢笔描绘着城市往昔的光阴。

  王炎松与老房子的缘分,始于1995年春天。当时,他正在武汉读研究生,课余时间到汉口写生,想以此触摸这座城市的历史脉搏。他被一栋栋经典老建筑深深吸引,随后的一些年头里,在三镇的街头里巷穿行,陆续画下百余幅速写。

  2016年11月,湖北人民出版社联系上王炎松,希望能在这些手绘作品的基础上出版主题新书,通过雕刻建筑风骨、描摹城市灵魂,让读者一窥武汉的城市历史、城市之美和城市之魂。

  于是,王炎松再次启动老房子写生之旅。两年里,光是汉口便去了不下30趟,他称之为“重归汉口”。他说,若说以前还是浅尝辄止,没想到这次的归来,他像一个天真的孩子来到梦想的乐园,一路走,一路画,一发不可收。

  对于同样的城市、同样的老房子,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年,自己才能看得清楚?王炎松也这样问过自己。而他思索的答案是,如果没有一颗安静的心、耐烦的心、纯粹的心,又能看清楚什么呢?

  “其实,就描绘武汉历史建筑来说,我是一名‘三无人员’。”王炎松笑言,自己不是武汉人,不是美术家,也不是研究近代欧式建筑的专家。但是在这种与名利完全无关的行走中,观察、体会、思考,以特殊方式关注和亲近这座城市,他感受到了真正的愉悦。

  23年来,在陆陆续续的写生过程中,王炎松感触颇深:有些自己手绘过的老房子,在早年改建中失去原貌甚或消失。他也由此感到欣慰,因为他用自己的笔记录了一段历史。

  持续的现场写生,使王炎松对武汉的认识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深入。一次行走中,他偶然“邂逅”了与“邹协和”金号有关的几处建筑,为其设计水平和建造品质惊叹不已。民国时期,“邹协和”是武汉最大的金号,作为民族工商业发展的见证,承载了当时汉口金银业的繁荣史。他认为,与“邹协和”金号相关的几处历史建筑,价值和历史地位还未得到足够重视。

一支钢笔描绘江城往昔的光阴

图为:大智门火车站

  在对武汉老房子的关注中,王炎松通过速写这种表达语言,倾诉着自己的情感。

  有次踏访汉口的一处历史建筑时,他突然生出奇妙的感觉:这处建筑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世事变迁,留下老墙老门和老巷的格局,像静静端坐的老人,沉默打量进出的“年轻人”。

  还有一次现场写生时,一位看门老人称赞:“你画得蛮有‘画味’啊!”冬日里,坐在老房子前的大树下,他和这位素昧平生的老人温情攀谈,那一幕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王炎松的心目中,老房子是“活着”的。于是,我们透过他的速写,仿佛听到了市井街头充满生活情趣的吆喝,嗅到了里巷深处那弥漫的烟火气息。

  “有些人对我做的事情并不理解,就连我的学生也不解地问过我:老师,您的研究方向又不是这个,为什么要画武汉的老房子呢?”王炎松感叹,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许多人对生活和建筑之美缺失了情感,有的设计作品甚至一蹴而就。其实,就像平日读书一样,一定是为了有用吗?他希望能浇灭浮躁。

  王炎松是上海人。他还有一个心愿,今后能有机会好好画一下上海的老房子。他感叹,随着上海虹口那条老街的拆除搬迁,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场景已无处寻找,感谢画家们留下了接近生活的描写。那些画面,唤起了他对爷爷奶奶、表哥表姐、巧克力和果丹皮,还有拐角阁楼、街坊里弄的儿时记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韩晓玲)

编辑:苏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