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直接交易(直购电),让企业除了从电网企业买电外,可以直接与发电厂“讨价还价”,购买电力。长期以来铁板一块的电力市场悄悄打开了一扇特殊的市场窗口。
数据显示,2017年湖北省直购电交易量333亿千瓦时(度),占湖北省全部工业用电量的28%。2018年,直购电交易量将超过380亿千瓦时,同比2017年增长14%;参与直接交易的企业达1140家,同比增长约3.83倍,相关企业共节省电费支出约5.2亿元。
“批发团购”,4年猛增22倍
11月21日,在湖北电力交易中心,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胡伟展示了2018年签下的3.25亿千瓦时电力交易订单。“2017年,企业通过直接交易2.91亿千瓦时电量,节约用电成本1247万元,2018年交易规模扩大,这是为企业减负的实事。”胡伟说。
电价,也称销售电价(电网公司卖给用户的价格),由上网电价(电网公司从发电厂买入的价格)、输配电价(电网公司收取的过网费)和政府性基金及电费附加构成。由于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电费附加是“不变成本”,电力直接交易的议价空间在“上网电价”,若用电企业从发电厂的直购电量大,那么就可以享受“批发团购价”。
近年来,湖北省电力直接交易日趋火爆。2014年,湖北省以“双边交易”形式首次试点电力直接交易。2017年1月设立湖北电力交易中心,以构建区域电力商品集散中心,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
据统计,湖北省直接交易电量总规模分别为:2014年14.42亿千瓦时,2015年80.82亿千瓦时,2016年284.14亿千瓦时,2017年333亿千瓦时,交易总电量逐年攀升,4年增长22倍。参与交易用户数也从2014年的24家、2015年的31家,拓展到2016年的130家、2017年的236家、2018年的1140家,增加46.5倍。
用电企业积极参与,意味着未来湖北省电力交易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2017年为例,当年湖北省工业用电1168.59亿千瓦时,直购电为333亿千瓦时,企业直购电量占比为28%。而国内部分省份,工业企业直购电量占比已超过40%。
门槛再降,“现货交易”破冰
显然,直购电交易打破了供电市场的垄断局面,也有利于推进发电企业的转型升级。
发电企业因管理水平及设备状况,发电成本不一,而以水电为代表的清洁电力,成本更具优势。但长期以来,发电企业的电力如何上网、上网电价如何,因买家单一,电厂之间竞争难以公开透明,不利于发电企业的优胜劣汰,也难以推动电价下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发电企业对直购电颇感兴趣。华电湖北公司表示,电力直接交易可以让发电企业拓展一批发展潜力好、信誉度高的优质客户,在“增量、控价”原则下合作,发用电双方可互惠共赢。
目前,湖北省直购电门槛正在逐年降低。2014年,大工业用电户年用电量必须超过1亿千瓦时才能参与直购,而2018年,这一准入门槛已降为2000万千瓦时。同时,放开商业、高新技术企业直购电准入:商业用户年用电量500万千瓦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年用电量100万千瓦时以上即可直购电。
不过,湖北省能源局有专家提醒说,直购电政策意在降低企业成本,但同时须着眼推进环保及产业转型,一些高耗能及污染较多的企业,不能随意参与直购电交易。
在签署年度“期货”直购电协议的同时,更灵活的交易形式出现了。2018年,广东试运行电网电力现货市场,每15分钟形成一个电价,不同地方、不同时段用电价格不同,以体现电能商品价格的时间和位置特性,让电回归商品属性。
业内专家表示,广东的探索为电力市场改革提供了样本和经验,可有效解决计划与市场、现货交易与中长期交易、发电成本不一的电厂同台竞争等实质性问题,让更多中小企业分享电力体制改革的红利。
鲇鱼来了,小企业也可搭便车
2018年,搅动湖北省电力交易市场的鲇鱼来了——29家售电公司首次参与电力交易。
它们是干什么的?就是从发电厂“批发购电”,然后零售给用电企业并从中赚取电价差的公司。
据了解,由于大部分企业对电力市场供需情况等缺乏专业知识及相关信息,专业化的售电公司将为其提供购电服务。如,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制定适合的电力套餐、可行的用电管理方案,提供储能、节能及电力设备维护服务等。
在广东,这样的售电公司成交电量达1138亿千瓦时,135家公司中,43%的交易电量由社会资本组建的售电公司完成。
湖北星鹏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本土售电公司,2018年签署购电合同28.55亿千瓦时。据介绍,其主要客户是用电量达不到门槛的中小型企业,该公司整合中小型用电户,“化零为整”,打包与发电厂谈判购电。
据湖北电力交易中心统计,2018年以来,湖北省29家售电公司帮助逾800家中小型企业用上了更便宜的直购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天纵 通讯员邹平、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