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菌棒变成“黄金棒”——远安香菇大镇茅坪场转型见闻
湖北日报  2018-11-19 12:47:52

菌棒变成“黄金棒”——远安香菇大镇茅坪场转型见闻

图为:灰树花长势喜人,菇农乐开了花。

  远安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最高峰时期年种植量1.5亿袋。电影《山楂树之恋》取景的茅坪场镇,是远安县食用菌发展核心区,年最大生产规模4000万袋以上。

  10月3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这个鄂西香菇大镇探访发现,茅坪场镇食用菌产业正在由低端迈向高端,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样本。

  会赚大钱的菌棒

  茅坪场镇茅坪场村一处食用菌大棚内,菇香弥漫。几名工人正专心致志地采收灵芝孢子粉。

  现场负责人付先满介绍,茅坪场镇城投公司2018年在此试种了两棚灵芝,一棚采收灵芝制作干品,一棚采收孢子粉,通过对比试验,看哪种模式的效益更高,然后在镇内推广。“从目前情况来看,采收孢子粉的效益要更高一些。”

  今年42岁的范世荷从1997年起就在茅坪场镇发展香菇。2018年,他在平田岩香菇种植基地试种了珍稀菌种灰树花、羊肚菌、大球盖菇等。“老做香菇太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产品多样化,这个不行那个行。”范世荷还以大球盖菇举例说,其种植原料就是玉米和稻草秸秆,还是那个菌棒,但结出的果却大不一样。

  湖北森源食用菌研发中心主任焦海涛告诉记者,羊肚菌在市场上受追捧,干品一斤可卖到600元至1000元,而种植羊肚菌,用种香菇的废料以及稻草和玉米等作物的秸秆就行。“当然也存在风险,只不过风险不在市场,而在种植环节。”焦海涛提示,由于品种的遗传性状不稳定,自身变异快,同样的大棚,有的可能出菇很好,有的可能一个也不出,建议菇农从正规渠道购买菌种。

  据了解,当地积极开展食用菌新品种试验,现已成功种植羊肚菌15亩、大球盖菇30亩、灰树花2万袋。

  废弃菌棒可制成有机肥

  当地香菇企业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生产车间内,一袋袋标有“有机肥料”字样的蛇皮袋装肥料,码放整齐。

  公司董事长周华雄告诉记者,以前,废弃的菌棒到处丢,路两边随处可见,增加了不少环境问题。该公司申办了有机肥生产许可证,从今年开始生产有机肥,原料主要就是这废弃的菌棒。

  “我们以180元/吨的价格,将废弃菌棒收回来,通过生物菌剂发酵,添加氮、磷、钾等,生产的有机肥,七八百元一吨卖出,每吨纯赚200多元。”周华雄说,有机肥适合给茶园、果园、有机稻等,该公司不仅卖肥料,自己还在花林寺镇种植了500亩高山蔬菜,使用自己产的有机肥,高山蔬菜从六七月份开始上市,到现在还可采收。

  通过循环利用,废弃食用菌棒成了有机肥,菇农也高兴,既解决了废弃菌棒出路问题,又可增收,一举多得。

  食用菌废菌棒实现综合利用,行走在小镇,路边看不到废菌棒踪影,河水清澈,村庄整洁。

  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记者在一处陈列室看到,当地开发的香菇酱、香菇油、香菇罐头、香菇脆、灵芝茶等食品和饮品等,琳琅满目。而在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正在改造厂房,安装生产线,准备生产香菇即食食品,目前,部分设备已到位。

  茅坪场镇现正打造蘑菇小镇项目建设,以此带动茅坪场镇食用菌产业整体提档升级。据透露,蘑菇小镇初步划分蘑菇广场、蘑菇田园、蘑菇森林、蘑菇工厂、蘑菇营地等功能区域。(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寿江 通讯员 张博 刘中一)

编辑:苏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