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夏区金口中学校长万汉桥读《教育的细节》
长江日报  2018-11-19 13:03:31

  原标题:江夏区金口中学校长万汉桥读《教育的细节》 教育无小事 关注从“头发”开始

【不签】江夏区金口中学校长万汉桥读《教育的细节》 教育无小事 关注从“头发”开始

  11月16日上午,江夏区金口中学校长万汉桥登上长江日报校长读书分享会的讲台,为70多位高中家长和老师分享《教育的细节》一书,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细节教育故事让所有的听众沉浸其中,特别是“头发上的教育”系列故事,让家长们感慨万分。听众们跟着万汉桥和书中的故事一起反思在日常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得失。

【不签】江夏区金口中学校长万汉桥读《教育的细节》 教育无小事 关注从“头发”开始

读书分享会现场家长互动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真情藏在细节中

  《教育的细节》的作者朱永通,是一位资深的教育行业媒体人,独立教育研究者。作者认为细节背后是大故事,蕴藏着深刻的教育秘密。全书共分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教科书生活”,道出鲜活案例中蕴含的思考和启示。

  读书会开始,万汉桥从教育观念的多个维度,如时间观、地域观、主体观和平等观开始讲述多个相关联的教育细节故事。

  平等观中,讲述了若干个小细节:学生向老师问好,老师一脸漠然或最多居高临下地点点头;某数学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却让其他学生都讨厌她的课,这位老师可能绞尽脑汁也不会想到是这么个原因;A老师是明星舞蹈老师,却对孩子上课忘带舞鞋不能容忍,常让没带舞鞋的孩子罚站,B老师是普通舞蹈老师,她总是面带微笑,面对忘带舞鞋的学生,她会从储藏室里找出不同尺码的鞋让学生穿,并告知学生们“买两双舞蹈鞋”的方法,尽管A老师专业素质过硬,但B老师比A老师受欢迎得多……

  万汉桥说,把小事做到一个个小孩子的心坎上,用细节体贴每个学生细密的心思,这或许就是教育的大事。这些小事、细节,呼唤学校、呼唤老师给孩子以平等、尊重和爱。

【不签】江夏区金口中学校长万汉桥读《教育的细节》 教育无小事 关注从“头发”开始

读书分享会现场家长互动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和学生“比美”巧妙完成沟通

  分享会上,最让现场听众印象深刻的是“头发上的教育”系列故事。万汉桥分享了一位老师智慧化解这类矛盾的妙方——“我和学生来比美”。

  故事讲高一新生刚入学时,班主任贾老师发现一个叫果果的女生喜欢打扮得花枝招展,着装大胆,每天喷香水。贾老师进行了说教,开展了主题班会,强调了“三不许”规范,但果果依然故我。

  怎么办呢?贾老师经过几天的思虑,先自己去烫了一个时髦的发型。有天,果果去办公室送作业,贾老师“逮”住她,谈起自己的发型,果果评价老师的发型很显年轻。“是吗?那我太高兴了,看来我可以和你比美了。”听到这儿,果果笑起来。贾老师故意带着欣赏的眼光瞅了瞅果果的彩发说:“你染的头发真漂亮,显得你特成熟,和我差不多年纪了。”果果笑得更厉害。“我们这个年龄烫发染发,是为了掩盖年龄。而你们十七八岁多青春,不用刻意修饰,自然就很美,一修饰,还显得特别俗气。”贾老师认真地说。结果,第二天果果就拉直了头发,耳环也没有了。

【不签】江夏区金口中学校长万汉桥读《教育的细节》 教育无小事 关注从“头发”开始

读书分享会现场家长互动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及时引导呵护“青春的秘密”

  万汉桥说,在这个故事中,尤其值得一谈的是老师的沟通艺术,教育中的沟通有多重要,就有多难,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由于理解力、人生阅历等差异,让双方缺乏沟通的基础。这个故事中老师巧妙地找到了“比美”这个中介,用自然、亲切的风格沟通,既照顾了学生的情绪,又引导学生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关于“头发上的教育”,万汉桥还联系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所见所闻。他说,十几岁正是青春期萌动的时候,对异性产生好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根据经验,每当他看到男生特别在意自己的发型,或者在课间拿着小镜子梳头保持发型时,就知道“肯定有事发生”,男生的发型里,其实隐藏了很多青春的秘密。这时候,万校长就会通过聊天、班会等各种形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万汉桥说,其实教育就是由许多小事构成,没有那么多大事、大话和大理念。但这些小事恰恰是孩子们的大事,恰恰是教育的大事,在乎孩子的感受,把孩子们的小事当大事,把关乎孩子们的细节做成精品,这才能彰显教育的大道。

【不签】江夏区金口中学校长万汉桥读《教育的细节》 教育无小事 关注从“头发”开始

读书分享会现场家长互动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现场互动

  陪孩子度过“学习高原期”

  家长:孩子刚刚进入高三时,信心满满,立志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但一次次考试后,特别是这次期中考试后,孩子对目标产生了怀疑,甚至在家里大哭不已,对学习产生了倦怠,这种情况下,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呢?

  万汉桥:这是高三学生经常遭遇的“学习高原期”出现了。高三的学习相当紧张,不少考生日以继夜进行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疲劳和厌恶是降低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但要注意一定不是学习成绩已经到了天花板的表现,高原期过后,成绩是可以稳步提高的。

  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以鼓励为主,不要跟孩子说泄气话,同时注意跟班主任沟通,调整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作息时间,跟孩子一起度过这个艰难时期,迎来风雨后的彩虹。(长江日报记者杨枫 通讯员陈克茂 夏松柏)

  校园名片

  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高级中学,坐落于长江之滨。基于“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文化人、以心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精进臻善”的教育精神,始终把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摆在首位,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沿着提高质量、提档晋级、提升内涵稳步前进。

  校园风采

  把法庭“搬进”校园  中学生零距离学法

【不签】江夏区金口中学校长万汉桥读《教育的细节》 教育无小事 关注从“头发”开始

  “我宣布开庭!”随着法槌声响,一场庭审在江夏区金口中学展开。近日,该校邀请江夏区法院金口法庭的法官走进学校,将真实的法庭现场搬进校园,受到同学们热捧。这样的场景在金口中学已是屡见不鲜,近年来,学校多次与金口法庭合作,让学生亲临庭审现场,感受法律的庄严。

  旁观庭审怎么够?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当小法官!于是,一个个的“模拟法庭”在班级内部展开。学生们自行在网上寻找案件,分别扮演审判长、陪审员、书记员、原告、被告、法定代理人、证人等角色,并各司其职。学生们模拟了开庭审理的全过程——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宣判等法律程序。这种模拟真实的环境,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法”兴趣。

  除此之外,金口中学通过法律知识讲座、法治教育活动、法治教育课堂等不同载体,开展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学校聘请金口派出所所长、金口法庭庭长担任法治副校长,请他们每学期为学校师生作一次法治讲座。

  本学期,学校特邀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法院金口法庭的胡青法官,为100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以“弘扬五四精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主题的法治教育课。他从与高中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案例切入,向同学们普及法律知识,告诉大家应如何正当地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最后,通过短片直观地反映毒品的危害,告诫同学们要远离毒品,提高警惕,避免误入歧途。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热情地像连珠炮似地抛出问题,胡法官一一解答。

  近年来,金口中学坚持法治教育常态化,走出了一条“法治育人、依法治校”的特色之路。除了类型多样的法治课程外,学校校园内处处弥漫“普法”氛围,除了悬挂法律宣传横幅、班级墙贴,还有传统的展板、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学生亲手制作“法律伴我行”手抄报,以学生的视角来推广宪法,吸引了众多师生的驻足观看。

  广大师生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近3年来学生遵规守纪、自主发展意识增强,学生犯罪率为零,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文明程度大大提高。(长江日报记者杨枫 通讯员陈克茂 夏松柏)

 

编辑:苏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