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万璇
沿着长江看绿化
秋冬时节,十堰又火了!
一则《想看红叶?开车路过这条“最美公路”就能看到》的推文被不少人在微信朋友圈转载,分享丹江口环库公路两旁的红叶美景。
十堰,地处秦巴山区东部、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中上游。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地位和功能极为重要。从上世纪的生态脆弱区到如今森林覆盖率高达64.72%,并拥有最美公路等一系列“网红”生态景观,当地林业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奋战40多年,造林约1800万亩,实现森林和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等主要林业资源指标高居全省首位。
如今,十堰良好的生态如同一颗强健的“绿肺”,为一江清水入库、一库清水北送,注入了最有力的“强心剂”。
图为:汉江生态美景。(视界网 姬廷顺 摄)
移山之志
四季挖窝,三季栽树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距离传统造林黄金季节还有1个多月,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艾湾村汉江边的一处陡坡山地上,林业工人已连续造林整地多日。
山区十堰,山高坡陡,“地无三尺平、出门都爬坡”。这里平地少、土层浅,林地生产力不高,石漠化、水土流失潜在风险大。在这里植树,往往“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
水土流失的痛,当地老百姓刻骨铭心。
60岁的艾湾村村民刘敏志记得,过去一下雨,山上的裸露区域,容易发生滑坡,整个村庄到处泥水横流,严重影响生产生活,乡亲们苦不堪言。
越是生态脆弱,对绿水青山的渴盼就越强烈。
2000年至2011年,从“南三县”(房县、竹山、竹溪),到地处丹江口库区的五个县市区,到十堰市先后被纳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实施范围,在湖北省市州率先实现天然林保护工程全覆盖。同时,加速造林绿化步伐,突出丹江口库周重点,围绕城边、路边、水边“三边”,组织实施裸露山体生态修复、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绿满十堰等生态工程。
十堰市打破常规种树方式,创造性实施四季挖窝、三季栽树的方法,适宜栽树的季节栽树,不适宜栽树的季节挖窝、管护、育苗,人人时时处处行动起来,使植树绿化成为常态。
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矣。一代又一代人接力造林,感召当地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投身于这场植绿行动之中。
数据显示,近10年来,十堰市每年植树造林30万亩以上,义务植树1000多万株;房县、竹山县入选湖北省林业生态示范县;成功创建森林城镇8个、绿色示范乡村214个,城乡绿色版图逐渐扩大。
图为:汉江边植树造林。(视界网 姬廷顺 摄)
滴水之功
创新机制,催生奇迹
2014年12月,绿满荆楚行动启动后,郧西县黄龙山林场造林工程队接到郧西县河夹镇汉江沿岸200多亩造林任务。一到现场,村民们都为他们捏了把汗:这里山高坡陡,土层瘠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完全裸岩地,水分条件差,造林成本高、难度大。
十堰市大多数地方造林条件皆如此。
“啃下这些‘硬骨头’,常规造林机制难以奏效,必须创新投入机制、管理机制,才能破解资金投入、造林成活率等难题。”
十堰市林业局局长王洪林说。
钱从哪里来?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实行“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办法,积极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建立政府、社会双向投入机制。近3年,十堰市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安排财政资金奖补、利用金融平台等方式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超过80亿元,其中社会投入超过45亿元,涌现出诺克特药业、三三集团等一大批造林企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有效破解林业发展“融资难、见效慢、周期长”难题。
成活率怎么保证?对所有重点工程造林实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制,确定有资质的造林公司或业主承担工程建设任务,由林业部门负责质量监督。造林业主确定后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分阶段施工、分阶段验收、分阶段付款。即:整地完成后付20%的工程款,春季苗木栽植后付20%的工程款,秋季验收合格后再付40%工程款,经次年春业主完成补植后再付清剩余的20%工程款。
机制一变活力显。瞬间,造林主体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被激发。
坡陡路险,运送造林物资困难,请骡马队来驮;土层瘠薄,采取大苗带土栽植、客土造林;山体砂石多、地太硬的地方,用风钻、镐、锄头挖出树窝;造林地块土壤湿度太低,就架设抽水机,用梯级抽水的方法,灌溉苗木……千难万难,也要让十堰大地绿起来。
正是他们的心血和努力,十堰市在2015年至2017年绿满荆楚行动期间,累计完成植树造林89.07万亩。当地探索出的一系列造林机制创新,也被不少地区学习效仿,并延续至2018年的精准灭荒行动,继续催生新的造林奇迹。
图为:十堰市黄龙林场水杉秋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摄)
图为:连通“郧十”“银武”高速的郧阳汉江生态景观大道生态智慧互通。 (视界网 姬廷顺 摄)
造林之利
绿色打底,生态致富
多年的植绿护绿,如今,十堰市森林覆盖率列湖北省第三位,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涵养了水源,生态面貌显著改变。这也让当地人享受到生态反哺的红利。
丹江口市蒿坪镇王家岭村核桃种植大户唐明元说,树长起来后,山能养住水了,再大的雨也没毁过庄稼。这在以前,他们连做梦都不敢想。生态环境改善后,老百姓们尝到甜头,也改吃“生态饭”。
2013年起,唐明元加入当地霖煜农核桃专业合作社,种植15亩有机核桃。他说,种植核桃,既能护绿又能增收,乡亲们都乐意种。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核桃品质,他严格按照合作社要求,用有机肥、不打药,核桃林长势喜人,已有一半挂果,2018年收入3万元左右。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理念,十堰市探索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新路径,先后实施“三兴”工程、“四个百万”工程、“61强农”计划,探索推进专业大户、合作组织、技术承包建基地模式,发展以核桃、木瓜、油橄榄等为主的特色优势林果产业,逐步形成经济效益主导、林业基地辐射、精深加工带动的发展格局。
十堰市累计兴建核桃基地109万亩、木瓜基地21万亩、油橄榄基地4万亩,年管护提升核桃基地10万亩、木瓜基地1万亩,打造了竹山肚倍、郧阳木瓜、汉江樱桃等10余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天河情”“武当红”“兆健”“神农蜂语”等10多个产品商标被授予湖北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房县荣膺“中国核桃之乡”,房县军店镇、丹江口市王家岭村、郧阳区杨溪铺镇、郧西县上津镇4个核桃基地先后入选“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数量位居湖北省第一。培育省级龙头企业近50家,年销售收入25亿元,带动农户30万户,年人均为农户增收500元以上,为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7年,十堰市林业综合产值达170亿元,在湖北省处于中上游。植树就是致富、造林就是造福的理念,已在当地深入人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陈文博 陈国庆 徐红)
保护湿地湖北在行动
昔日一潭死水 如今白鹭翩跹 沙洋潘集湖涅槃重生
秋冬的潘集湖,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一群白鹭掠过,翩跹起舞……很难想象,这个美丽湖泊,6年前被称为“死水”。
潘集湖属荆州长湖水系大路港支流,降雨自流入湖,先流入沙洋县毛李镇大路港、彭冲湖,再汇入潜江田关河,是荆山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重要湿地。潘集湖面积2800亩,一直是曾集镇孙店、龚庙和太山3个自然村村民的生活和灌溉水源。
2012年以前,投肥养鱼、养鸭遍布潘集湖,水体被污染,湖里几乎寸草不生。夏天,隔几十米都能闻到臭味。村民用湖里的水育秧,甚至造成芽苗坏死。
2012年当地成功申报潘集湖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项目,由林业部门、水产部门、环保部门、水利部门组成小组,开展联合“三禁”(禁止旅游、游泳、餐饮)专项整治,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起初,村民们对湿地公园建设信心不强,对湿地保护措施也不支持。沙洋县林业局和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多次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赴外地学习考察。他们曾来到2016年国家林业局验收成功的武汉市蔡甸区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看到原本靠打鱼种粮的老乡从水面和土地上解放出来,依托公园从事游船经营、游客超市、游乐设施以及土特产售卖等旅游服务业,不但生活舒适,而且收入较从前有所提高,深受触动。孙店村干部范杰当场表示将全力支持解决拆迁、征地纠纷,为公园建设保驾护航。老党员范诗彪表态,将带动自己小组村民开展生态种植养殖,为改善湿地公园环境作出应有贡献。
多方配合下,湿地公园通过争取项目资金,5年来先后完成生态移民15户,拆除鱼塘围堰、拦汊养殖堤坝63处,恢复水域400多亩;拆除违建近万平方米,修建环湖及进出通道8.3公里,清淤5.2万立方米;关停并拆除养鸭棚9个、养鸡场5个,“退渔”“退耕”还湿千余亩;种植池杉、垂柳、紫薇、桃花等陆生植物5万余株,沿湖建设芦苇、菖蒲、荷花、芡实、红菱等水边花园,园区水岸绿化率达到78%。
如今,站在潘集湖边,清风徐徐,湖水荡漾,连片野草随风摇摆,飞鸟不时划过水面。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王小艳说,潘集湖现有陆生脊椎动物9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5种,具有水域、沼泽、滩涂、岛屿、农田等丰富的湿地生态景观资源,已成为沙洋最大的水生植物展示区、生态文明先行区、水岸绿化样板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何长青 李金成)
图为:潘集湖水中倩影。(视界网 杨杰 摄)
走近荆楚古树名木
荆州2500岁章华古梅——历经千年霜 傲骨吐幽香
章华古梅,位于荆州市沙市区章华寺大雄宝殿西侧,与浙江天台隋梅、湖北黄梅县江心古寺的晋梅、浙江杭州大明堂院内的唐梅、浙江超山报慈寺前的宋梅,并称为我国五大古梅。
经专家考证测定,章华古梅为原生蜡梅,距今已有2500多年,是现存树龄最大的蜡梅。其高3米,冠幅6.5米,花朵为蜡黄色,花瓣形如莲花瓣,花心为紫红色,花蕊为白色,仿佛白衣观音菩萨端坐莲台。在林业部门的挂牌保护下,古梅至今仍然枝干茂盛,每当冬腊时节,含苞吐萼,俏丽娇艳。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大量的诗词表达对蜡梅崇敬之情,它不畏严寒,迎风斗雪,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古梅历经千年风霜雪雨,其生命力之顽强,令人赞叹。不少游客专程前来瞻仰其风姿,感受它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一些游客离开时,还会带些古梅结的籽作纪念,以鼓励自己或下一代,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龙称 通讯员 夏循海)
图为:2500多岁的古梅仍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