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武汉市将有10所中小学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学校。近日,武汉市教育局印发《武汉市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列出了27项指标,为“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学校”做出详细注解。
什么是国际理解教育?早在2014年,武汉市就举行了一场“国际理解教育”论坛,专家提出,“国际理解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多元文化共存、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地球村村民所必备的素质为目标,以实现“共生”和“公正”为目的的“全球化”教育。是让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掌握与其平等交往、和睦相处修养与技能的一种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
新印发的《武汉市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以“课程建设”“合作交流”“教师队伍”等6个方面列出了27项指标。其中包括:学校开发设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重视课程资源建设,构建中外认可的融合课程体系;与海外学校建立姊妹学校关系,签订友好学校协议;由满足需要的双语老师担任国际课程教学,且取得相应国际课程的认证等。
此外,海外校友回汉回校交流、创业就业比例逐年提高,学校接受外籍学生短期学习交流、中长期学习的人数比例逐年提高等情况,也纳入了评选指标。
“未来,武汉教育对外开放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将提高,武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贡献率提升,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武汉市有12所省级示范高中、2所中职学校、武汉英中学校等举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武汉市共有5所中小学开设德语二外,5所中学开设法语课,武汉外校、武大附中还开设了西班牙语课,市十四中于2016年恢复俄语教学。200多所市属学校与410所国外学校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通讯员邹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