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黑龙江省木兰县,收到一笔300万元个人捐款,另有700万元捐款预计明年到账,用于教育等公益事业。
这些巨额捐款,来自现居武汉黄陂的我国首位女空降兵马旭。
10月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驱车来到黄陂,专程采访马旭夫妇,倾听她讲述其军旅光辉岁月,以及巨额捐助的始末。
黄继光战友 我国首位女空降兵
木兰山脚下空降兵某部旁,有一所并不起眼的院落。两间简陋平房相邻而立,树上结满柑橘。见记者前来,两位老人不停地招呼,请我们品尝他们亲手种的柑橘。
这是马旭和丈夫颜学庸住所,老两口在此已居住近十年。
10月的武汉,天已微凉,马旭和丈夫颜学庸身穿部队所发的作训服,举手投足间,军人风范丝毫未减。
1932年,马旭出生于现黑龙江省木兰县。1947年,马旭参军进入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
马旭和战斗英雄黄继光同一个师,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多次立功受勋。抗美援朝回国后,马旭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学医。1957年被分配到15军45师,成为一名野战军医。
1961年,15军由陆军改编为解放军首支空降兵部队,马旭身高只有1米53,体重不到75斤,达不到空降兵标准,多次请求加入空降兵均未获批。
“我是野战军医,难道要我离开部队,一直呆在后方?”马旭写请愿书给部队,同时,悄悄在家挖了个大坑,每天一遍遍从桌上跳下,练习跳伞动作,晚上等伞兵们训练完了,就偷偷跑到训练场,趁着月光练习。
“比战士跳得好,就让你成为空降兵!”师长拗不过马旭,向她许诺。
马旭毫不含糊,拿上伞包就登上热气球,从500米高空一跃而下,落地时稳稳当当,赢得一片喝彩。
跳伞合格后,马旭成为我国第一位女空降兵,此后20多年间,她跳伞140多次,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女兵,直至上世纪80年代,以大校军衔退役。
捐款千万 老两口乐住陋室
马旭与丈夫颜学庸相识于45师,二人都是军医。为了空降兵事业,颜学庸主动做了绝育手术,老两口至今无儿无女。
难以想象,拿出千万捐款的二老,家中却简陋异常,许久没有粉刷的墙上,部分墙皮已剥落,客厅吊灯也年久失修,家具用了数十年,沙发露出破麻袋和棉絮。二老共用着一部用了十多年的翻盖手机,所穿衣服是军队发的各种作训服、T恤等。捐赠的1000万元,是两位老人一分一厘积攒所得。
“家里最值钱的家当是书籍、报纸和各种资料。”马旭老人笑称。
记者看到,各类书籍摆满两个大书柜,各类报刊分门别类地整齐摆放着。二老卧室墙壁上,还贴满日语笔记。老人说,五年前,她开始准备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生,至今仍在补习日语准备考试。
马旭介绍,在部队期间和离休后,二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医学科研上,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体会,并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二人研制的“充气护踝”“单兵高原供氧背心”,先后获得国家专利。
心念故土 愿家乡更美好
60多年来,马旭一直居住于武汉黄陂木兰山脚下。但她心中念念不忘的,是2500公里之外的老家——黑龙江省木兰县。
马旭参军后,从未返家乡。如今的黑龙江省木兰县,已无马旭亲人。
2017年9月,黄继光生前部队在武汉举行纪念黄继光牺牲65周年活动,马旭作为特邀代表参加。活动中,马旭见到了多年不见、如今在东北工作的部队教练员金长福。在金长福帮助下,马旭联系上了木兰县政府,表达了将自己毕生积蓄捐赠给家乡的意愿。
2018年9月12日,金长福和木兰县教育局工作人员一同前往武汉,在工商银行武汉机场河支行转账捐赠首笔款项300万元。该行行长刘燕介绍,从2009年开始该行工作人员与两位老人相识,老人每个月都互相搀扶着来网点办业务,网点人员对她们非常照顾,每次来都是一对一贴心服务,端茶倒水,优先办理。在与老人聊天过程中得知他们的经历和事迹后,对老人更加敬佩。老人年纪大记性不太好,为让老人放心,我们专门为老人准备了一个本子,每次来办完业务后,把当天办的一笔一笔的全部写在一页,并把当天办的凭证都粘贴上,再签上经办人的名字,老人非常满意。随着老人年事已高,渐渐地越来越思念家乡,流露出想给家乡捐款的愿望。
老人转账时,银行工作人员还以为金长福一行是骗子,担心老人受骗报了警。刘燕介绍,银行工作人员多次去过老人家中,老人生活非常简朴,这些钱都是一点一滴省下来的。他们担心老人会受骗,于是把这些疑问报告了上级行,上级行要求立即报警,协助了解事件的真实性。派出所民警到了现场,给木兰县教育局和老人的单位都打了电话,核实了身份后,怀着感动与崇敬的心情,立即为老人办理汇款,随后又把老人送回黄陂家中。
马旭老人说,希望把自己毕生积蓄用于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希望家乡孩子好好学习,爱祖国、爱人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磊 通讯员 邱舒 张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