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溪中养冷水鱼 田里种冷水稻 郧西“冷资源”催生热效应
湖北日报  2018-09-25 16:00:53

  9月22日,江汉平原的稻谷早已颗粒归仓,但在海拔1000多米的郧西槐树林特场,1700多亩冷水稻才正式开镰收割。

  “已有企业上门订购大米,50元一公斤。”农机服务中心主任汪浒说,2018年是个丰收年,亩产稻谷600公斤至700公斤,可加工优质大米300公斤至350公斤。

  溪水里养冷水鱼、水田里种冷水稻、山坡上种高山有机茶,近年来,槐树林特场变劣势为优势,利用“冷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带动当地村民走上绿色致富路。

  全场一盘棋,种植冷水稻

  双手掐一把水稻,高高扬起,猛然挥下,“啪”,稻穗拍打在仓壁上,黄澄澄的谷粒就唰唰落在板仓里。“啪、啪”声此起彼伏,10多块稻田里,几十个农民正在用传统的方式收割。

  “2018年种了2亩多冷水稻,亩产不低于600公斤,合作社承诺全部收购。”正在收割的村民谭忠清累得满头大汗,但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槐树林特场位于湖北省西北角,与陕西相邻,境内有大梁省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1000多米,年均气温在12℃到14℃。“气温低,农作物长得慢。”场长郑荣平介绍,以前当地农民种植“常规稻”,生长期长、产量低,一年下来每亩赚不到300元,许多农民弃田外出打工。

  气温低可否优选品种,变劣势为优势?2017年,林场引入一家大户,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生态冷水稻。当年,冷水稻丰收,大米一路俏销,价格从40元每公斤涨至50元每公斤。

  2018年,在槐树林特场党委的支持下,全场1700多亩水田全部种植冷水稻,种植技术由农技服务中心提供,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保底价回收。

  “不让用化肥、不让用除草剂,从没见过这么金贵的水稻。”谭忠清说,2018年光人工除草就花了700多元。

  汪浒介绍,为了提高产品价值,合作社还注册了“大梁情冷水稻”商标。

  冷水鱼漂洋过海扎根

  槐树林特场境内99条沟,大小溪水汇入泗峪河,河水清澈,触手冰凉。

  槐树冷水鱼养殖合作社的养殖基地就在泗峪河边,22个养殖池梯级分布,红色、金色的冷水鱼在水中畅游,每个养殖池都有大碗粗的清水不断往里冲灌。“这是流水养殖,水不流动,鱼就活不长了。”工作人员马良菊说,这一套养殖法是挪威人发明的。

  马良菊介绍,养殖基地2011年建成前,槐树林特场没有水产养殖业,基地选址于此,看中的就是冷水资源,这里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1℃至13℃,非常适合冷水鱼养殖。基地主要养有虹鳟、金鳟两个冷水鱼品种,它们原产地均为北美,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引入养殖。

  撒一把饲料入水,大大小小的鱼儿纷纷过来抢食。马良菊介绍,冷水鱼是肉食性鱼类,如果小鱼进入大鱼的池子,立即就会被大鱼吃掉,所以各养殖池里的鱼大小都差不多。冷水鱼从幼苗到成熟上市,至少需要两年,一般长到3公斤至5公斤。养殖冷水鱼最大的投入是饲料,冷水鱼饲料每吨约1万元,相比之下,普通家鱼的饲料每吨3000元左右。

  眼下,冷水鱼市场行情不错,“每公斤10元至15元,供不应求。”

  目前,槐树林特场已有两家冷水鱼基地。“已有商家计划再建一个规模更大的基地。”郑荣平说,槐树林特场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做文章,追求质量为先,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陈迪祥)

编辑:苏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