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他褪去了军营绿,换上了铁路蓝;25年里,他始终坚守在铁路运输的最前沿,手握闸把四两,责任重若千斤;25年来,不论是身处保家卫国的军营还是服务民众的铁路,虽然角色在变,但初心始终未改。在他身上,既有军人敢打硬仗的本色,又有铁路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就是襄阳机务段货运火车司机朱国涛。
1993年朱国涛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转业后,便被分配到原随州机务段从事蒸汽机车司炉工作,而司炉的主要任务就是往火车头的蒸汽炉里填煤渣。一锹一锹又一锹,在蒸汽煤炉盖的一开一合间,列车实现了启动、加速、奔跑,一趟乘下来,朱国涛要挥锹1万多次,填煤近1万斤。这种又脏又累的工作一度令同批次入路人员叫苦不迭,加上体力的高度透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因身体吃不消纷纷申请转岗。而历经部队千锤百炼的朱国涛不仅坚持了下来,身上还始终焕发着军人处处争先的优良品质。工作之余,他通过反复研究煤渣与水的最佳配比,蒸汽炉的填煤角度,找到了让煤渣能够充分燃烧的“诀窍”,有效确保了列车平稳运行。在受到段里嘉奖的同时,他还积极学习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背诵行车组织规则,虚心向老同志请教,提升机车操作水平……短短5年时间,朱国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从司炉工迅速成长为副司机、司机,多次在在原襄樊分局、郑州局技术比武中崭露头脚,逐渐成了段里屈指可数的业务骨干。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大批的救灾物资需要通过铁路运往地震灾区,当地急需素质过硬的火车司机。朱国涛自告奋勇,成为襄阳70多名支援四川灾区的火车司机之一。当时灾区余震不断,朱国涛负责的从达州到成都的线路,地质条件复杂,危险系数较高。为确保安全,列车出发前,都要开行一趟机车在前面探路,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朱国涛不顾自身安危,多次主动请缨开“蹚雷车”,使救灾人员和物流得以安全抵达。“那么危险到底图啥?”每每有人问及,朱国涛只是默默的点头,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曾经当过兵!
2012年,武汉铁路局首开中欧班列,与普通货物列车不同是,班列运送的都是出口的精密仪器和电子元件等货物,一旦列车运行中遇到突发情况,司机处置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就会造成巨大损失。考验和压力也让很多想要尝试的司机望而却步,骨子里透着军人坚韧和顽强朱国涛又一次站了出来,他在通过近乎苛刻的层层考核后,成为了中欧班列(吴家山-襄阳区段)的首发司机,此后更是安全开行中欧班列200多趟。今年3月28日,襄阳首开“襄汉欧”班列,他又一次凭借丰富的经验、过硬的技能,担当了“襄汉欧”班列的首发任务,成功将襄阳货物运到德国汉堡。
来不及一一列举,每每有急、难、险、重、新任务,朱国涛总是冲锋在前,忘我奉献。25年里他安全行车4000多趟,里程超过1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0圈,多次被武汉局评为标杆司机。25年前他虽脱下了戎装,但25年来他心中那抹军绿却永不曾褪色,他一次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退伍军人的铮铮誓言和铁路人的无悔青春。(刘卫兵 彭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