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位非遗传承人展露绝活
长江日报  2018-06-11 15:57:38

  原标题:19位非遗传承人展露绝活 23万网友热闹围观黄陂烹制非遗盛宴 『三风』助推乡村振兴

19位非遗传承人展露绝活 

黄陂泥塑造型栩栩如生,鲜活有趣

19位非遗传承人展露绝活

糖画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19位非遗传承人展露绝活

黄陂的非遗项目龙灯制作

19位非遗传承人展露绝活

汉绣传承人在现场表演

19位非遗传承人展露绝活

黄陂剪纸艺人的作品在现场展示

19位非遗传承人展露绝活

楚剧起源于黄陂,是当地民间文化的一块瑰宝

19位非遗传承人展露绝活

湖北大鼓传承人吴健接受采访

19位非遗传承人展露绝活

网络主播们正在进行非遗项目展示直播

  聚焦非遗传承与保护,感受乡村振兴的剧变。6月8日,武汉市“三风”助推乡村振兴文化宣传展示活动在武汉木兰花乡景区隆重开幕。黄陂泥塑、楚剧、剪纸、湖北大鼓等19个非遗项目进行了现场展示,精彩绝伦的传统手艺与绝活让现场的游客和网友们大饱眼福。长江日报6路主播同时在四大网络平台直播了此次非遗文化盛宴,受到23万网友热捧。

  惟妙惟肖的手捏糖人、栩栩如生的泥塑、精致的手工龙灯……在活动现场,19个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搭台,各个拿出看家本领。“狮子眼睛上装了灯,晚上舞起来更生动,嘴里还能喷火。”朱兴吾是黄陂区前川街人,是龙灯制作的传承人。他做了50多年的高龙、滚龙、狮子、采莲船等传统特色产品,最远卖到了美国。“如今农村富裕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我们生产的这些产品不愁销。”朱兴吾说,为了将古老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和发扬,如今他们祖孙三代人都在从事这一行。

  此次活动由武汉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黄陂区联袂打造,主题为“多彩非遗 美丽乡村”。活动仪式上,市领导为国家级非遗代表传承人叶蔚璋佩戴绶带,为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黄陂区代表授牌、还为黄陂区2017年度“最美家庭”颁奖。通过直播,网友们从“木兰传说”中看到了忠孝勇节的精神内涵;从高家河铜锣技艺中,感受到大国工匠精神;从经典楚剧中听到了邻里和睦的美好传统价值观念。

  在黄陂乡村振兴直播间,黄陂泥塑等非遗传承人和新乡贤代表,讲述他们坚守传统技艺、秉承传统家风家训的故事,让黄陂传统技艺走进了大众视野,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同时,来自泡桐二中等学校的20多名学生现场体验了黄陂泥塑的创作,体现了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黄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木兰传说”、楚剧、泥塑、剪纸等传统技艺成为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先后有“木兰传说”“湖北大鼓”两个项目进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黄陂区主要负责人表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简称“三风”)是孕育优秀传统文化的摇篮,是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的精神基石。此次“三风”助推乡村振兴文化宣传展示活动,让“多彩非遗”走进美丽乡村,融入“三风”建设和“三乡工程”,让非遗等传统文化成为黄陂乡村振兴的原动力。

  木兰传说 3000件藏品收入木兰文化博物馆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木兰传说”是黄陂民间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明珠。2017年在木兰花乡景区,木兰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馆长叶蔚璋,祖籍黄陂,是“木兰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0多年来,他历经艰难,潜心收藏木兰专题藏品。现收藏了史料、戏剧、小说、瓷器、雕刻、邮品、连环画、年画等各种文化、艺术品等20多个门类近3000件藏品,藏品丰富多样,异彩纷呈,集木兰文化之大成为一体。这些藏品现都收入木兰文化博物馆内。

  叶蔚璋介绍,小时候爷爷带他上木兰山,给他讲述木兰从军的传奇故事。他耳濡目染,开始对木兰传说产生浓厚兴趣。如今,木兰文化博物馆内藏品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填补了木兰文化展示与宣传的空白,是弘扬木兰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叶蔚璋也被人们誉为“全国木兰文化收藏第一人”。“作为黄陂人,我要将木兰忠、孝、勇、节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传播得更远。”叶蔚璋说。

  黄陂泥塑 黄陂获评省民间文艺之乡,泥塑榜上有名

  在非遗展示活动现场,黄陂泥塑艺人创作的“九佬十八匠”等泥塑作品栩栩如生、鲜活有趣,吸引了大批游客的目光。现场,来自泡桐二中等学校的20多名学生,也在现场体验了一次有趣的泥塑创作。

  据介绍,黄陂泥塑起源于隋唐时期的李集、泡桐一带,以泥巴为主要材料,通过构思、绘图、捏小样、和泥巴、扎骨架、制坯、精雕、补裂、打磨、上色等多道工艺而成。泥塑作品多用于雕塑庙观中的神像、佛像。最负盛名的是黄陂李集街泥人王村泥塑艺人王煜父子,在清道光年间历时9年塑成武汉市归元寺罗汉堂500罗汉。

  如今,黄陂拥有大批民间泥塑匠人:省级泥塑传人易厚庆、彭发生,市级泥塑传人梅俊先等。他们均建有自己的泥塑工作室,有的还开了泥塑工艺厂。2014年,黄陂农民泥塑家梅俊先应邀赴美国讲学,把黄陂泥塑文化传播到世界的舞台。

  近年来,黄陂区先后成立了黄陂泥人协会、泥塑协会以及李家集、泡桐泥塑艺人联谊会等,先后有近百名匠人加入。这些匠人用自己的技艺与匠心表达着黄陂民间精神的发展、延续和传承。

  黄陂不仅有着浓厚的泥塑创作氛围,还注重泥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以李家集街文化站为代表的诸多文化站开辟了泥塑陈列活动室;以泡桐二中、前川二小、前川五小为代表的中小学广泛开展泥塑兴趣第二课堂,自编泥塑乡土教材,传承泥塑文化。全区共培养各类泥塑传人近200人。就在6月7日,黄陂也因泥塑成功入选2018至2020年“湖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湖北大鼓 80后传承人创新“湖北曲艺青春版”

  “湖北大鼓对我来说,就像武汉人对热干面的感情一样,你们细细地品,慢慢地吃,越吃越品越有味道。我的喜怒哀乐都在鼓里面。”在黄陂乡村振兴直播间内,湖北大鼓传承人吴健谈起和大鼓的渊源,娓娓道来。

  湖北大鼓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清道光年间黄陂区内就有鼓书。早期,鼓书艺人挨家挨户上门演唱,叫“拍门”。后来喜爱的人多了,鼓书艺人“点棚打场”,选择一个场地,听众四面围观,现场选择书目,一演就是十天半个月。吴健说,湖北大鼓的表演有一套专门的手眼身步,比较夸张、幽默、风趣。曲子短小精悍,调子固定,容易学,人人都可以唱,易于传播。

  吴健是名80后,祖籍在黄陂蔡店。吴健说,上小学一年级时,父辈们嘴里时常哼唱“不晓得张明智,不是那个事”。他们口中的张明智是唱湖北大鼓的演员。于是,他开始跟着收音机学,跟着磁带学,从此与湖北大鼓结下不解之缘。后来,吴健考进湖北省艺术学校,专业学习湖北大鼓。2009年,他拜张明智和何忠华为师,一徒拜双师,体会到一种责任与传承。

  古风流韵与时代新风的交汇,让传统文化发生了变化。吴健20岁时,尝试创新运用湖北大鼓的元素,以回忆武汉人小时候唱过的童谣为主要内容,创作了《那些年,我们一起唱过的民谣》。这首曲艺迅速蹿红,黄陂甚至全省的年轻文艺工作者纷纷加入学习湖北大鼓的行列。

  备受鼓舞的吴健,在后来的《说唱黄陂》《说唱大武汉》等作品中,多次将黄陂元素运用其中,从盘龙城唱到花木兰,从清凉寨唱到姚家山。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湖北大鼓也有了新称谓——湖北曲艺青春版。“但不管怎么创新,它的根是不变的,与黄陂这片土地的血脉是不断的。”吴健说。

  高家河铜锣 “黄陂造”铜锣历史悠久远销欧美

  黄陂六指街的高家河锣厂历史悠久,其制品享誉国内外,为我国戏剧界虎音锣研制开创新河。高家河锣厂创新制锣工艺,从选料、熔炼、制坯、锻打、镗锣、定音上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尤其是运用“正锤、反锤、轻锤、虚锤、实锤和一锤定音”的特技手法,赢得了“制锣王”的美誉。著名的高、中、低虎音锣就是高家河锣厂受京剧界大师梅兰芳之委托而研制成的。

  1949年后,高家河锣厂与周洪太锣厂合并为武汉锣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研制产品日新月异。由于铜锣在重金属音乐方面填补了世界的空白,其产品在国内市场占绝对优势,而且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地区。

  在此次活动中,高家河铜锣传承人王志平除了展示传统产品外,还带来了他的新产品——架子鼓的镲片。“铜锣早期用于京剧、楚剧等戏曲艺术表演之中,如今年轻人喜爱西洋乐,我们就研制了新产品。传统手艺也需要传承和创新发展。”王志平说,他13岁起就跟着制锣厂的老艺人学手艺,从事这一行已经30多年了。

  一般制锣从下料到毛坯,需要整整一周的制作周期。王志平回忆,目前他制作的最大的纯手工铜锣有1.86米高。当时仅仅一个工序,都要从早上5点忙到晚上9点,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未来,高家河制锣厂将会扩大生产规模,新建厂房。王志平介绍,虽然铜锣制造目前可进行机械化生产,但调音工序依然需要依靠人工。即使是新产品,也需要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制造相结合,才能传承下去。“虽然目前我带了徒弟,但都年龄偏大,还是缺乏新鲜血液。”王志平说。

  策划:黄陂区委宣传部

  撰文:王晶 胡波 邱舒

  摄影:陈亮 王力军

编辑:苏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