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酱人”匠心:守住那一抹东方味道
湖北日报  2018-05-18 13:31:15

  “酱人”匠心:守住那一抹东方味道

  湖北日报讯 图为:“酱人”甘继永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张志国

  5月14日,枝江市马家店腾家河村一户农家院落里,酱香扑鼻。晒场上,62岁的“酱人”甘继永穿梭于七八十个酱缸之间,不时搅动酱料。

  好的酱料,离不开上好的食材和精湛的技艺,更离不开寒来暑往酱缸前的坚守。

  慢工细活,取之天然的发酵法则

  做豆瓣酱38年,甘继永坚持“慢工出细活”。

  从匠选、清洗、培曲,到进缸、露晒、出缸,一瓶完全依照传统法则、自然发酵而成的酱料,少则半年,多则跨越四季。

  “尽管现代工艺的酱料,短短几天就能制作出来,但我们不缺速度,缺的是用心和放心。”甘继永一脸认真。

  与酱痴缠一生,他学会一套“察颜观色”的本领。入缸前的培曲尤为关键,将保留12%-15%水份的蚕豆摊在竹篾上,时刻观察温、湿度的变化。当豆子变成金黄色,则是入晒缸的最佳时期,稍有迟疑可能产生致癌的黄曲霉素。日晒夜露的日子,为保证酱料翻晒均匀,每两三天要“捣缸”一次。当酱料呈现诱人的乌金状态,伴随着最后出味的那一道馥郁香气与醇美滋味,出缸咯!

  没有催化剂,没有机器加速蒸发,只有酱人日复一日的守护。甘继永将对时间的敬畏、对传统的坚持、对生活的信仰融入味道中,一年做酱100吨,十里八方循香踏来。

  不掺杂念,守住良心成就良品

  绝大多数坚守古法工艺的作坊,停留在简陋的“缸酿思维”中,不符合现代食品生产标准。

  甘继永虽然“食古”,但绝非“不化”。“不能迂腐地守着那几口酱缸和简陋、不卫生的生产流程、设备,还固执地认为那就是传承。”2016年,他大胆对小作坊进行升级改造。

  从外表看,这是一座寻常农家小院。可走进去,方见材料库、制霉间、晒房、消毒间、调配间等“五脏俱全”。二楼还有现代化的检验室,培养箱、干燥箱、酸度计等检验检测设备一应俱全,出缸必检。

  据枝江市食药监局副局长李昌明介绍,尽管是小作坊,甘继永的酱料多年来保持着“全优记录”,有次飞检抽检18个项目,全部合格。

  甘继永的秘诀是坚持不添加色素、糖精,即便在允许范围内的防腐剂,统统拒之门外。“老一辈人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食物,我想守护那最原始、最醇正的东方味道。”甘继永说。

编辑:杨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