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感是旧的,住起来却有新的舒适 老房子民宿:宛如睡进历史里
湖北日报讯 图为:“果实一宿”的房间设计十分有特色。
图为:涵舍民宿特色橱窗。(本版图片均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杨然
当民宿与老房子相遇,光阴的故事重新开始诉说。
1861年,汉口开埠,繁华的码头带来发达的工商业,也留下了诸多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
岁月流逝,老房子带着时光的故事,沉默在城市角落。当民宿之风吹到武汉,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老城新生”的魅力。
刚刚过去的赏樱旺季,这些老房子民宿几乎天天爆满。游客“羊它它”如此评价武汉老房子民宿:“觅得良居,宛如睡进历史,即使是一两天的逗留,也能让你如久居此地般反客为主。”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武汉多家老房子民宿,探寻它们吸引住客的“密码”。
商业老街民宿 住百年老宅静赏民国风情
在汉口江汉路的街头逛100次,你也多半不会注意到,武汉这条著名的商业老街会有一处上海邨。不怪人眼拙,与周边花花绿绿的招牌相比,上海邨这几个金黄的字在岁月的侵蚀中,已有些黯淡。
穿过灰白砖石筑成的门楼,时光仿佛倒流,一堵无形的墙将喧嚣隔绝于外。踏访此地,是为了上海邨5号,一座传说中有着民国风情的民宿。正当我们在巷子里张望,“吱呀”一声,老板夏飞推门而出。
上海邨5号是地名,也是店名。1923年,富商李鼎安在此建成宅邸,先名鼎安里,1927年抵押给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改名上海邨,作为银行高级职员寓所。1949年以后,宅子几经辗转,成了孝感驻汉办事处招待所。招待所搬迁后,夏飞与两位朋友合伙租下这座四层宅邸,翻修改造。2017年6月,上海邨5号民宿开门迎客。“这座房子是二级保护建筑,不能随意拆改。”夏飞说,在重新装修的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房屋原有的风格。旧石砖楼梯、木扶手、老式折叠百叶窗,历经百年,品相质感仍值得抚玩。客房内木地板呈现出褪色后的斑驳,踩上去微微弹脚,像是岁月给予住客的回应。
观感是旧的,住起来却有新的舒适。四层楼、765平方米,分隔成12间客房,有大的套房,也有略小的单间,床垫、卫浴用品都是高级货。推开窗,最近的高楼也在百米之外,目之所及,多为老街坊、小里份,有一种闹中取静、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晨起,和老板道一声早安,洗漱完毕后,一碗香喷喷的热干面已端至桌前。
有人问:“夏老板,你有什么秘诀,每碗热干面都做得这么好吃?”
夏飞笑一笑:“哪有什么秘诀,这都是我临时跑去外面店里买的。”在老汉口的小巷,不起眼小店里的热干面,味道胜过一些名店。如果说夏飞真有什么秘诀,那就是每一碗面都是在客人起床后再去买,从面条入碗,到送到客人桌前,绝不会超过5分钟,拌一拌,芝麻酱香气泛起,正好不烫嘴。
晚上,客人入睡前,还能免费喝到自制的排骨藕汤。“民宿不只是一夜落脚的房间,它有自己的人情味。”夏飞形容,上海邨5号民宿追求的是给客人一种“居家之感,秘境之得”。
我们探访时,陆续有客人退房离店。东北王大哥途经武汉转车,在武汉大学读书的侄儿向他推荐了上海邨5号。短短一夜已令他回味,“一大早我就起来溜达了一圈,这些个老建筑,像是到了老上海。”王大哥说。
一位年轻的女咖啡师从珠海来汉,住下就舍不得走,从2017年9月底,一直住到12月,说这里能让她找到灵感。
上海作家马尚龙在《上海的邨与村:邨就是村,但邨却绝不是村》中写到,在上海,“邨”所代表的含义,既是住宅的格局,也是文化的境界。在武汉,上海邨也以民宿为载体,令旧城与新人互通时光的密码。
风貌街区民宿 与“东湖之父”老公馆做邻居
探访涵舍前,这家民宿的主人陈享涵告诉记者,地址在著名历史风貌街区黎黄陂路。黎黄陂路老房子那么多,怎么找?陈享涵补充道:就在周苍柏公馆隔壁。
武汉近代史上,周苍柏大名鼎鼎。他是银行家,也是爱国民主人士,将经营了数十年的私家园林海光农圃捐赠给政府,更名为东湖公园,即今东湖风景区的前身,被誉为“东湖之父”。上世纪20年代,周苍柏任上海银行汉口分行行长时,居住在黎黄陂路。
涵舍与周苍柏公馆几乎“面对面”,相隔不到10米,从二楼卧室推开窗户,便能望见周公馆院墙内栏杆、草木。涵舍是一栋老旧的复式小楼,上下两层加起来,面积也不过30平方米左右。因为一楼采光不好,陈享涵拆掉原来的灶台,换成玻璃窗。楼梯逼仄,仅供一人通行,二楼卧室摆上一张双人床后,空间所剩无几。
亮点是楼梯侧面墙。陈享涵将墙面水泥全部刮掉,露出红砖,刷上桐油,打上整整一面壁架,架上陈设各种书籍、摆件、唱片,每行一步梯,身边就有触手可及的惊喜。“人们愿意尝试民宿,就是因为它不像酒店标准化,而是可以体会到房主的个人趣味。”陈享涵说。
陈享涵的主业是德芭与彩虹书店业务拓展经理,民宿只是副业。几年前,她在厦门鼓浪屿住过一段时间,萌生了开民宿的想法。赶上武汉民宿的快速扩张期,陈享涵手上已攒了三间民宿,有时候工作忙顾不过来,父亲也会帮忙打理。
高档酒店千篇一律,有趣的民宿充满未知。住民宿,在房东与租客关系之外,有触发友情的可能。一对情侣在涵舍住了5天,陈享涵有空就带他们在老汉口街巷骑单车,觅美食。临走,女孩说:“我在屋子里给你留了‘彩蛋’,你回头好好找一找啊。”原来,女孩在壁架的某个小格内放了一对耳环和明信片,当做礼物,陈享涵欣喜不已。
在一间旧房改造的民宿居住,要有应对突发状况的心理准备。3月,几个女孩来武汉游玩,遇上大雨,晚上睡觉时,小小涵舍竟有三处漏雨。半夜姑娘们只好挪床避雨,用盆子接雨水。下雨天,也不好找工人修补,陈享涵只好满怀歉意请女孩们吃严老幺烧麦。两天后,雨过天晴,女孩们退房离开。陈享涵一边修补屋顶一边估摸着,她们可能会在短租APP上给涵舍打差评。没想到,女孩们不仅没给差评,还专门写了一篇微信公众号推荐涵舍,说“住在异乡漏雨的民宿也别有一番风味”。
像涵舍这样的小民宿,在成都、青岛、厦门等城市也不少,它们散落老城一隅,藏着一些文艺青年的趣味与梦想,妆点过客旅途中的回忆。
老里份民宿 萍水相逢在“远方的家”
大概每一位住过“果实一宿”的房客,都知道老付的口头禅:房间是租来的,生活是自己的。
老付的民宿在江汉村,始建于1936年的高等里份住宅,既有西洋圆拱门式联排别墅,又有中式敞亮天井庭院。时光流转近百年,老里份烟火气依旧。“它散发一种沉稳的味道,和商品房不一样的气息,我喜欢这里。”2016年,老付从房主手中租了下来,经营手工皮具。
2018年3月,在朋友建议下,她把屋内两间房改成民宿。刚一上线,几乎爆满,4月只剩几天空房。是什么让房客如此着迷?
老付说,这里不是给客人做的道具,而是她按照心目中的家来布置的。寻常院落,几株花草,老竹床、旧砧板、家常陶罐等寻常物件经过奇妙组合,散发出怀旧而温暖的味道。床边特意留出梳妆的位置,镜面放在恰好的高度,床头摆着老付最爱的书籍,挂着她亲手创作的画,房间留有淡淡的藏香。“房间的设计每一块都是花了心思的。”“表面是民宿,实为远方的家,很温暖,很古朴,很沉稳。”“很有艺术气息,房主也超热情。”房客们留言一致好评。就连房东回来看到都讶异,拍照发朋友圈说:“大家来看,付姐姐把我的房子弄得好漂亮!”
4月3日下午,南京来的大学生小黄和朋友们与老付告别,相识才3天,却像老友一样不舍。老付担心她们装礼物的纸袋子不结实,赶忙翻出塑料袋,又连连叮嘱“妹子们哪,要好好的”。小黄说,她们在外地也住过民宿,但很少有老板像老付一样没有距离感,关心她们旅行中的点滴,连早上出门都准备水果。“我已经和所有好朋友都推荐老付的民宿了。”
老付说,短暂的交集也会改变很多东西,开民宿后她收获了许多感动。一对情侣离开前,花3个多小时画了一幅橘子洲头的水彩画送给老付。这幅“心意”,一直留在房间里。
“人们选择民宿,就是喜欢那一点适可而止的人情味,我可以和你侃侃而谈,也可以安静做皮具,如果太热情会让人有负担。”老付说,有些房客回来晚了,会提前发微信:晚一点回家,留个门。“大家都是萍水相逢,用到家这个字眼,我就心满意足了。”
记者手记
最美的风景是人
□ 胡弦 杨然
遇见一座城,不如遇见一个人。
如果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民宿的精神内核,那么城市民宿,则让匆匆过客感受到异乡的人情味。
与邻居相见不相识,是都市生活常有的倦态,更何况只是短暂路过的旅客?而一位热情的民宿房东,能让这段旅途变得温馨而鲜活。
记者几年前曾在台湾、圣地亚哥住过当地民宿,民宿主人几乎扮演了导游、司机、美食达人等多重角色。去海边游玩,他们帮你拍照;临时缺样东西,他们开车带你去买,还会告诉你在哪家商店购物最划算……有了他们的帮助,城市不再陌生,旅途不再疲惫,遇到困难也有人伸出援手。
民宿房东分享的,除了房间,还有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对一座城市的理解。当游客来到武汉,住进民宿,民宿房东就成了他们了解武汉的窗口。
很多年后,人们回想这段旅程,会记得拖着行李箱看到的一张张真诚的笑脸,听到的一声声温暖的问候,然后说:武汉最美的风景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