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图文:从农田到餐桌,从舌尖到心间 ——密织百姓食品安全防护网观察
湖北日报讯 图为:湖北省食药局工作人员正在对超市食品安全进行检查。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孙麟 李思燚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乎大局。
3月底,湖北省“双安双创”(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会议亮出一组醒目数据:2017年,农业部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4%,排名全国第一;武汉、襄阳、宜昌三个国家级食品安全城市的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达79%以上,首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平均为77.18%,惠及湖北省4000多万人口。
从农田到餐桌,从舌尖到心间,一张无形的食品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
问计于民,回应群众之盼
问计于民、创建为民,是“双安双创”的核心要义。
早在2013年,宜昌市食安办组织1100名网格员,深入11000户居民家中,征求对食品安全最不放心、最不满意的问题和意见,共征集到食品安全问题518条。
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滥用抗生素,街头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痼疾尚存,劣质“五毛食品”“山寨食品”风行校园……眉毛胡子一把抓,显然治不了根。逐项逐条梳理、专题研究对策,宜昌“化整为零”。针对百姓关心的食用农产品源头问题,该市制定出台“食用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制定、修改农产品地方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289项,建成标准化蔬菜种植、水产畜禽养殖基地270个;针对“三小”乱象,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以奖代补,建设一批食品摊贩临时经营点、夜市集中消费区、放心早餐示范店、餐饮服务示范街。
以整治促创建,变痛点为亮点,渐成共识。
武汉,围绕老百姓最关心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等难点,以“零容忍”的态度,实施“八大巩固提升工程”,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管控体系。
襄阳,瞄准“早餐”问题,推进早餐食品产业化建设,建成规模化早餐原材料生产企业310家,早餐原材料产业化率达90%。
仙桃,以市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组织专题询问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精准整改,同时长期聘请社会监督员150名,不断延伸监管触角。“真正的考点在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湖北省食药监局副局长邓小川谈及“双安双创”时表示,要把一件件看起来不起眼但群众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做实做好,才能在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中提升创建的效果和质感。
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最具体的体现。
严字当头,筑牢食安之基
将食品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群众才能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2017年5月,保康县将区域内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主体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基地,纳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主体信息库管理,建立保康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作为湖北省设立的首个县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此举标志着保康县农产品在“产”和“管”两个环节上的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又上新台阶,让保康特色农产品真正有了“身份证”,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关乎食品安全的“提档升级”比比皆是。
在“放心肉菜超市”,市民们只需扫一扫码,一颗白菜的“前世今生”尽在掌握;在“明厨亮灶”,一个小小的探头就能洞察后厨百态;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哨点”,紧盯土壤、水源、农作物,让农产品远离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出重拳、下猛药,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势如雷霆。
农村“清源”“净流”“扫雷”“利剑”四大行动如火如荼,乳制品、肉制品、桶装水、散装白酒等重点大宗食品综合整治轮番上阵,“护老”“护苗”特别行动贯穿全年,尽全力封堵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的通道……
重典治乱,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杀手锏”频出。
建立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监管机制,提升打击合力;公布最严“黑名单”,32名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刑者被终身禁止从业;实施联合信用惩戒,一朝受罚,处处受限……
这是一种智慧和力量,食安大厦愈加稳固。
创新监管,拓宽创建之路
湖北拥有食品企业、餐饮单位53万户,而省市县乡四级食药监管人员1.2万人。这意味着,即使他们全部投入在食品上,人均监管也要达到40余户。
“可想而知,传统的监管方式已难以为继。”湖北省食药监局副局长傅建伟坦言,食品安全监管必须从“人海战术”向“智慧监管”转型。
随着网络订餐的井喷式发展,食品安全隐患如影随形。2017年9月,湖北省食药监局通过购买服务,上线互联网订餐平台监控系统,在全国率先展开利用爬虫技术进行“以网管网”。这只疾恶如仇的爬虫,钻入订餐平台就“死磕”无证商户,让“黑外卖”无不闻风丧胆。上线短短3个月,4800余家“黑外卖”被清理下线,订餐平台上的无证率由9%降至2%。2018年4月,湖北省食药监局与三大网络订餐平台签署《网络订餐质量提升计划备忘录》,为外卖再添一把“保护伞”。
为补齐农村集体聚餐监管滞后的短板,公安县抓住乡厨协会的“牛鼻子”,462名乡厨持证上岗,游击队终成正规军;竹山县尝试“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开发集城乡流动宴席互联网平台、流动厨师资源管理平台,让厨师也能“网约”“网管”;武汉市江夏区则在6个街道10个社村,探索性建成15个符合餐饮操作规范的农村自办宴席集中聚餐点。
针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湖北省率先在全国推行小餐饮许可管理,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相应降低小餐饮经营许可标准,简化申请资料和审批流程,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事项列入事中事后监管范围。
湖北省是食品生产加工大省,食品产业规模连续4年位居湖北省各大产业之首,居全国第三位。2018年初,湖北省食安委制定《湖北省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计划》,吹响全域创建食品安全行动、推进“食品安全省”建设的号角。
这是一种信心和勇气,开启食美药安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