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武汉城市圈推进医疗服务同城化
2021-12-01 13:53:17来源:长江日报编辑:李燕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9城50家医院实现异地门诊结算“一卡通” 武汉城市圈推进医疗服务同城化

武汉城市圈推进医疗服务同城化_fororder_01

  “我是在武汉住院看的病,转诊、住院费直接网上异地报销了,不用自己先垫付,既方便又减轻了我们的压力。”上周,来自黄冈的吴先生来武汉做手术时深有感触,武汉城市圈居民越来越享受到了同城化发展带来的便利。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武汉城市圈内的黄冈已经和武汉实现社保卡无障碍转移接续和医保异地即时报销结算。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不断在医疗卫生领域协同发力,全面对接武汉、融入武汉、服务武汉,全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同城化发展。

  ■ 孝感建立23个孝汉医联体

  咸宁潜江部分医院被武汉大医院托管

  今年9月,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以下简称“武圈办”)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上公开的《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实施意见》指出:在县级加快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城区采取专科联盟、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与城市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联体,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孝感围绕医疗服务、疫情防控、血防联控、血液调配、急救体系、妇幼健康等方面推动孝汉两地优质医疗资源互通,让居民共享同城化的便利:加强医疗技术和人才培养合作,建立医联体23个,组建专科联盟32个;建立孝汉疾控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共享传染病疫情分析信息;成立血液调配联动工作小组,实现孝汉献血与用血报销历史信息互联互通和孝汉无偿献血者血费直接减免;建设孝汉院前急救合作平台、危重病人抢救协调机制……

  鄂州积极对接武汉优质医疗资源,建设的省中医院葛店分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梁子湖医院,有效缓解了葛店和梧桐新区高端医疗不足的问题。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传染病医院在医疗技术、专业人员等方面对口指导支援鄂州市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和市三医院。两地还在核酸检测能力上互相支援,共享检测能力。

  咸宁、潜江市内部分医院被武汉大型公立医院托管,极大地提高了市内医院的管理服务水平。

  武圈办秘书处工作人员介绍,武汉城市圈正加快医疗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深化医疗服务贡献机制,完善医疗共享机制,建立血液管理联动机制,完善妇幼保健一体化,推进城市圈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促进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互通共享。

  ■ 不用“跑腿”,无需垫付

  跨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提出,深入实施跨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今年初,湖北省医疗保障局下发《关于开通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通知》。从3月30日起,湖北省内16个市(州)62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职工医保异地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功能。省内职工医保参保人可凭社会保障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在试点医疗机构结算异地普通门诊费用,无须备案。

  这62家定点医疗机构中,武汉有37家、黄石1家、鄂州2家、孝感2家、黄冈2家、咸宁1家、潜江2家、天门2家、仙桃1家。算下来,城市圈共有50家医院实现了异地门诊结算“一卡通”。

  以往,参加武汉市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想在外地住院,就要回到武汉办理备案,备案后再去就医地看病,并先自行垫付就医费用,再拿回武汉报销。现在,异地就医备案实现全程网办,参保人异地就医实现“零跑腿”,也没有了垫付医疗费用的压力。

  据了解,依托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经过流程不断优化,省内异地就医已实现1日内受理、1日内办理,实现了武汉城市圈范围内通办。参保人还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鄂汇办”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等渠道进行备案申请。已办理基本医疗保障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的备案人员,同步开通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服务,无需另外备案。

  全国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开放以来,武汉市参保人员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可在72839家全国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武汉市共有133家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平台。

  截至8月31日,武汉城市圈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已达122.6万元。孝感、武汉居民持本地社保卡在两地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就诊一卡通”,门诊费用省内异地直接结算、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

  武汉市医疗保障局相关工作人员说,下一步将继续保持同省级医保部门和8个兄弟城市医保局的紧密联系,推动武汉城市圈异地就医工作的进程,使更多城市圈百姓真正享受到圈内医疗信息一体化发展带来的便利,扩大医疗卫生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长江日报见习记者刘远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