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勤字当头 敢想敢干 “80后”教授夏帆8年攻克一个“孔”
2021-07-06 15:03:33来源:湖北日报编辑:李燕责编:石丽敏

  编者按

  推进科技创新,核心是人才。

  作为科教大省,湖北人才济济。在建设科技强省的征程中,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们肩负职责使命,坚持“四个面向”,勇当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今天起,本报推出“科创先锋”专栏,展示一批优秀科研人员的风采,敬请关注。

  二级教授,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院长……拥有众多头衔的夏帆是位“80后”。6月1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夏帆的办公室,墙上“天道酬勤”四个字映入眼帘。

  八年科研

  基础研究上获重大发现

  生物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多,如葡萄糖仪、验孕试纸等。它主要包括靶标、探针和换能器三个组件,探针检测环境、体液中的靶标后,通过换能器传输检测结果,三个组件可以带来很多种生物传感器的组合。它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衡量人体指标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评估人的健康水平,预警重大疾病的发生。

  仿生生物体细胞膜上的微纳米通道,是研究生物传感器的科学家们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

  夏帆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用实验确证承载微纳米孔道的薄膜和孔道之间对离子传输具有协同效应,这是在基础研究中比较重要的科学发现。以往,对微纳米孔道的研究都集中在孔道本身。论文2018年在Nature子刊杂志一经发表,就成为高被引论文,也吸引了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入到薄膜和孔道协同作用的研究之中。

  “薄膜和孔道存在协同作用,就如同个人成长和周遭环境无法分离一样,我们证实这个道理的存在,花了近8年。”夏帆感叹道,8年间,团队遭遇了无数次的“卡壳”的时光,但总能在阅读文献书籍和实验中找到可能的突破口。

  高中阶段

  险些被游戏耽误

  “天道酬勤”不止出现在夏帆的办公室里,科研团队的每个工作间,包括茶水室,无一不留下这几个字的“身影”。

  勤奋,几乎贯穿了夏帆求学和科研的始终。

  夏帆出生于1980年,外公是一名电气总工程师。在外公的熏陶下,小学五年级时,他就能设计电路板,完成“小发明”。高中前两年因沉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高三那年幡然醒悟、奋起直追,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就读。为避免再次被网络游戏影响,大学四年间,他硬是没买电脑,潜心苦读。后师从中国科学院江雷院士、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艾伦黑格尔院士,在导师的科研引导下,在生命分析化学领域深耕,锁定在生物传感器这一方向。

  生物传感器是典型的跨学科交叉产物,融合了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和信息科学及相关技术,需要的知识不仅广博,学习难度也大。

  至今,夏帆都记得自己读博士时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前后改了近百次,历时一年多,最终发表在刊物《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这次科研经历也奠定了他的科研基调——勤奋科研,不断地阅读、思考、讨论、验证。“如果觉得读书没有用,那是因为读得不够多。”夏帆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近五年,他阅读的自然科学类书籍约百本,学习的科研文献近千篇,科研话题可以滔滔不绝说上半天。

  勤于动脑

  “80后”科学家敢想敢干

  近几年,团队科研也会往应用层面拓展,研发的无创汗检手环通过汗糖检测预测血糖情况,具有无创检测、反复使用、实时监测的优点,产品获得700万融资,迭代了三次。

  夏帆则更多将精力放在基础科研上。压强相同时,孔道直径越小,同样时间传输的分子越少,但当孔径为纳米或亚纳米水平,孔径越小,同样时间传输的分子不降反增。在江雷院士的指导下,夏帆多次在学术会议上提出假说,用量子学说解释这一现象,希望更多的科研工作者一同就此开展研究。

  “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见过行业里的‘牛人’,知道科学的基本规律,思想上一定是敢想敢干的。”夏帆说,“敢想敢干”不是指书架或者货架上的成功,而是希望团队、学校乃至国家,在科研层面要加快强起来,“对此,我们有超强的信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通讯员 庞伟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