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绿水青山绽笑颜——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绿唐线助推乡村振兴纪实
2021-06-23 17:06:4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燕责编:李胜兰

  国际在线湖北报道(程华 通讯员 洪莹 陈钰):2021年5月,交通运输部发布2020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评选结果,湖北省蕲春县绿唐线从218条参评线路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这是湖北首条,也是唯一入选的“十大最美农村路”。

  一条盘亘在深山的公路,何以在全国众多参评线路中崭露头角,晋升为新兴网红打卡地?

  统筹谋划,旧貌换新颜

  初夏时分,葱茏苍翠掩映下的绿唐线层峦叠嶂,如逶迤的长龙盘山而卧,人行其间,左看群山绽绿,右看水天相接,耳边松涛阵阵、鸟鸣声声,如同置身于一幅水墨山水画卷中。

  “听闻这条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我们今天特意从黄州赶过来一睹风采。”5月24日一大早,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叶兵、卞清胜便结伴同行,从黄州区东方广场出发,骑行5个小时,来到绿唐线观光。“路况好、风景好、空气好,这一趟没白来!”两个人边骑行边拍照,一路上兴致很高。

  宽阔整洁的路面,风光旖旎的自然生态,人文和谐的公路景观,如今的绿唐线焕发出醉美的风采。搁在7年前,这种景象沿线村民想都不敢想。

  绿唐线,又称三角山旅游公路,由原乡道三三线升级改造而成,前身是一条不足4米宽的简易水泥路。往前追溯,该路“出门基本靠走,骑车基本靠扭”,当地曾流传着一句俗语:“有女莫嫁三角山,路难走,刺难钻,一日三餐糠菜粥,辣椒粉子当油盐。”

  道路不畅,一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群众要致富,交通须先行。2006年,蕲春县交通运输部门经过科学谋划、精心筹备,抽调60余名公路建设者进驻绿唐线,经过近200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毅品格和“攻坚克难,不胜不休”的无畏精神,在刺丛和草窠里开辟出了一条新路。

  2014年11月,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热潮不断蔓延,绿唐线升级改造工程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围绕“公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发展理念,蕲春县投入1.1亿元,对绿唐线路基、路面、桥涵、交安设施等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历经一年半的时间,绿唐线实现从窄到宽、从有到优、从通到美的华丽嬗变。

绿水青山绽笑颜  ——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绿唐线助推乡村振兴纪实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10623144530

蕲春绿唐线 摄影 陈钰

  串珠成链,青山变“靠山”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以路为媒,绿唐线沿线的下屋楼、会龙池、三角山等7个行政村对外发展的窗口被打开。

  三角山村党支部书记梅期雨介绍,绿唐线全长11.9公里,有4.5公里是穿该村而过,“路修好了,村里开始琢磨将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近几年,该村在发展山茶花苗圃基地、艾叶种植基地、茴香粽子加工基地等产业的同时,打造了‘老家’民俗文化群,包装了千年古茶花树、千年古松景点,新修了沙滩乐园和古城墙,高标准配套完善游客接待中心、公厕、停车场等服务设施,成为鄂东旅游名村。

  59岁的三角山村村民张绪平打开话匣子,“以前我住在半山腰上,出门全靠走,想去一趟(县城)漕河,天没亮就要起床,走一个多小时到村部,再从村部骑车去唐店村坐客车到漕河,来来回回要一整天。”谈到如今的生活,他的眼角眉梢带笑,“2017年,村里让我们集中搬到公路旁边,建了大地新村,还鼓励我们开农家乐,现在靠办农家乐、承包鱼塘、开商店,仅五一、国庆假期,纯收入就有5000多元。”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他正筹划着购买一辆新车,用来运输货物和蔬菜。

  与三角山村一样因路而美、因路而兴、因路而富的,还有与之相依傍的会龙池村。这里自然风光奇秀,人文底蕴深厚,有古会龙池、会龙井等景点40余处,以前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口少且居住分散,鲜有外人踏入。

  “道路一通,资源跟着就来了。”蕲春县交通运输局驻会龙池村第一书记冯涛说,以绿唐线为主线,该村又新修建8公里垸相连、户相通、基地大循环的沥青公路,“按照‘公路+文化+旅游+产业’四线融合发展定位,我们改造了50家民居,打造高端民宿集群,兴办了20户农家乐,催生了能人回乡热潮,吸引了一大批画家、作家、书法家等文化名人落户。”在名人效应影响下,湖北省美术学院积极与该村开展校企合作,投资300万元,兴建全市首个镇级“文创空间”,直接带动了休闲旅游、乡村民宿、土特产销售等第三产业发展,绿水青山逐渐演变为老百姓致富的幸福“靠山”。

绿水青山绽笑颜  ——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绿唐线助推乡村振兴纪实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10623144537

蕲春绿唐线三角山村 摄影 陈钰

  行稳致远,口碑见真章

  “路况好了,村民爱路护路的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工作压力较之前减轻了不少。”蕲春县农村公路管理局株林养护站站长陈俊杰说,“尤其是实行‘路长制’之后,管养成效显著提高。”

  2018年7月,以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契机,蕲春县按照“建立机制、明确责任、综合治理、严格考核”要求,在全县大力推广“路长制”管理制度,明确县领导担任“县级路长”,沿线乡镇长担任“乡镇路长”,路政中队长担任“巡查路长”,沿线行政村担任“村级路长”,共同维护公路发展环境,提升公路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围绕‘一路一景点,一村一特色’发展思路,我们对绿唐线途经的行政村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提升。”株林镇干周春华介绍,结合绿唐线沿线各村特色,株林镇目前初步发展了以蕲艾、黄精、射干、白茶、银杏为主的特色产业;以插花、盆艺、武术、音乐、书法、国画油画培训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以屏风寨、三角寺、笔架飞瀑、千年古茶花为核心的旅游产业。

  为切实履行乡镇路长职责,当地还制定了“一路一策”治理方案,以绿唐线为轴心,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公路洁化、美化、绿化大行动,通过综合整治,全镇公路实现“无明显垃圾、无乱搭乱建、无绿化缺失”。

  “修建一条好路,带美一线生态,带旺一地产业,让美丽公路真正成为群众口耳相传的口碑,成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美招牌。”蕲春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北全如是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