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湖北应城:“一粒米”引来35亿元大生意
2021-03-10 09:37:32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胡礼国责编:石丽敏

  签约金额35亿元!

  3月7日,应城举办糯稻产业产供销深加工招商推介对接会,收获满满。

  小小一粒糯米,何以引来35亿大单?

  品种净化闯出市场

  “看到应城糯米直摇头。”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去广东推介应城糯米的情景,应城市糯稻协会会长朱剑满是感慨,“都说‘漂亮不中用’。”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应城糯稻面积和产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但由于品种分散、品质不高,价格比不过云梦、孝昌等周边县市。“以前都是打乱仗,最多时100多个品种,乱七八糟,卖不出去。”朱剑坦言。

  “得在品种上下功夫。”2002年,朱剑决定在应城杨岭镇成立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从种苗入手推广糯两优561、红糯等优质品种。

  经过5年时间的品种净化,由于产量大、品质好,2007年,应城糯稻价格反超周边县市。

  “提高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2013年,应城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籼型糯稻研发基地——湖北省优质水稻研究开发中心。当地每年还拿出数十万元资金,补贴农户选用良种。目前,应城糯稻精简为“红糯系列”“孝糯优系列”“香丰糯2000”“珍糯”等6至7个优质品种。

  与此同时,当地还制定了《优质籼糯稻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糯稻生产技术规程,同年制定并颁布全国首个糯稻省级技术标准,保证应城糯米的品质。

  “现在应城糯稻的纯度已达到98%以上,全国领先,价格也比市场平均高出20%至30%。”朱剑说。

  据统计,去年应城籼型糯稻种植面积37万亩、总产19.2万吨,已建成无公害优质糯稻基地21.4万亩,在杨河、田店、杨岭等地创建了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随应线、汤八线、应两线、团结垸等为板块的优质糯稻无公害生产基地。

  商品率达到96%

  持续改良品种让这粒米品质更优,也更值钱。但多年来,糯米产业一直停留在种植环节,延长产业链是必然之举。

  在湖北金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年产2万吨元宵粉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湖北瑞琪粮食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的大米加工生产线,注册绿色糯米品牌。

  企业积极行动,政府也不遗余力。应城市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对从事糯稻生产、加工的农户和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超过1亿元。

  作为全国最大的籼糯米集散地,目前应城已有22家规模糯稻加工企业,每个乡镇均有1至2家,如田店镇有运发米业,杨河镇有豪丰米业,杨岭镇有联丰米业,这些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订单生产率达70%以上。

  应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先兵表示,这些糯米加工企业年加工销售糯米、糯米粉、汤圆粉等产品达2.2万吨,实现总产值达12亿元,目前应城已初步形成籼糯稻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

  品质优良的应城糯稻也得到了五粮液、绍兴黄酒和三全食品等国内酒业和副食品加工巨头的青睐,成为其重要原料供应基地。

  数据显示,应城年产籼糯稻谷19.5万吨,商品率达到96%,加工的糯米销往全国各地,其中销往外省的比例达到70%以上。每年销往三全食品、思念汤圆、吉安庐东食品等大型副食品加工企业的应城糯稻,占到全市糯稻初级产品总量的60%。

  向医学美容领域突破

  “精深加工仍然是短板!”朱剑直言,目前99%的应城糯稻依然是卖原粮,附加值难以实现。

  孝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文丰也认为,近几年来,应城糯稻存在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短、企业创新能力弱等问题。

  “小企业多,领军型企业少。”王文丰说,全市从事糯米加工的非公企业达20余家,其中年加工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仅5家,没有形成龙头。

  今年应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一批国家级糯稻加工企业。

  3月7日,糯稻招商推介对接会召开,72家国内企业参会。广东大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妆品生产企业,他们组建科研团队,从糯稻胚芽中提取有效成分,加入化妆品内,可修复人体皮肤细胞。“目前正在进行测试,具体合作事项正在洽谈。”公司负责人蒋龙介绍。贵州金园台酒业集团看中了应城糯稻淀粉含量丰富、出酒率高的特性,计划在应城建设生产基地。

  还有两个电商物流项目。“我们与京东物流达成战略协议,深化应城糯稻产业在品牌打造、智能供应链等领域的合作,就是要重点打造应城智能电商物流供应链体系、打造以糯稻为主的电商物流产业带。”应城市商务局局长李桦山说。

  从糯香冲向糯乡,坚持糯稻全产业链招商。据了解,此次对接会签约金额超过35亿元,涉及食品类、酒类、医药美容等领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刘宇 通讯员 丰俊 冯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