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神农架成功繁育52种珍稀植物
2021-02-10 10:41:01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神农架成功繁育52种珍稀植物_fororder_神1

在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观察珍稀植物的培养情况。

神农架成功繁育52种珍稀植物_fororder_神2

神农架林业科研所党支部书记向劲松正在察看苗木生长情况。

  阅读提要

  神农架拥有珍稀植物155种,种质资源丰富。近年来,神农架在植物保护方面做出有益探索,成功繁育其中52种。

  “一桶尿液”解决千年难题

  2月5日,在神农架松柏林场送郎山苗圃基地,成片的珙桐树在微风中摇曳。

  暖阳高照,珙桐枝头的叶鳞暗红。神农架林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向劲松摘下叶鳞,小心翼翼剥开,缕缕绿芽紧紧地蜷缩在一起。

  “过段时间就要吐绿了。”向劲松说,林区已掌握珙桐的人工繁育技术,“不会让它再有灭绝危险”。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单科单属植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春末夏初,珙桐含芳吐艳,花形如飞鸽展翅,又被称为“鸽子树”,寓意“和平友好”。它曾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塞尔维亚等国。

  向劲松介绍,珙桐有“千花一果”之说,自然条件下果实发芽率不足1%,“有花难有果,有果难成苗”是珙桐濒危的重要原因。

  上世纪50年代,神农架开始研究珙桐的人工繁育。坚硬的种子外壳阻挡了芽苗的萌发。工作人员试着用开水烫、硫酸泡、锤子锤,甚至还用让牛吃下果实拉出来再培育的方法,但种子依然“按兵不动”,上万粒种子撒到地里,几年过去一苗不发。

  一个偶然的机会,几粒种子落到林场工人的尿桶里,工作人员让其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种下,竟然发芽了。

  到上世纪80年代末,神农架采用尿液浸泡的办法,成功把珙桐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70%。

  培育珍稀植物20余万株

  “5号柜,洪平杏幼苗生长正常……”2月3日,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实验室负责人姜治国,在工作日志上记下培育室里各种珍稀植物的生长情况。

  该实验室成立于2010年,主要开展珍稀植物种质资源的培育、储藏、利用研究。洪平杏就是该实验人工培育的珍稀植物之一。

  姜治国介绍,洪平杏在神农架的分布区域十分窄小,仅发现10余株,它是杏和梅的天然杂交品种,对研究杏属的杂交有着重要价值。

  2018年,实验室开始用它们的嫩芽、嫩叶、种胚、嫩枝等材料进行组织培育。经过3年努力,于2020年成功育出洪平杏幼苗。

  实验室外的迁地保护基地,一块五六平方米的空地引人注目,它被栅栏围住,旁边的标牌上写着“神农蝇子草”。

  “别看现在它是一堆枯草,几个月后就能开出漂亮的花。”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余辉亮介绍,神农蝇子草是2020年才发现的新物种,仅有10余株。科研人员已在基地对其开展保护与研究。

  “神农架有155种珍稀植物,现在已成功繁育52种。”余辉亮介绍,研究院在官门山、老君山、千家坪等地建起100多亩珍稀植物保育基地,培育巴东木莲、宜昌楠、水青树等珍稀植物20余万株。

  4万份标本见证自然变迁

  香果、连香、篦子杉……走进官门山动植物标本馆,一排排标本让人眼前一亮。

  标本馆是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设立的科普知识馆,珍藏有植物标本2000多种、1.2万号,特别是60余种孑遗物种,有“活化石”之称。

  近年来,该院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计划等10余项,与国内40余所科研所、高校合作培养研究生80余名。

  2010年以来,神农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自然资源本底调查,采集、保存水生生物标本1000余份,藻类、真菌标本3000余份,高等植物标本1.6万余份,昆虫标本2万余份。

  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政协主席罗栋梁介绍,神农架正推动建设一座动植物“诺亚方舟”,悉心呵护这些特有的种子。

  链接

  专家建议建立华中国家生物种质资源库

  神农架是全球14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地区之一,被称为第三纪和第四纪冰川期生物界的“避难所”,素有“绿色宝库”“物种基因库”“百草药园”美称。

  神农架生物种质资源丰富,有高等维管束植物4276种,其中本地区特有物种205种,珍稀植物15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4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98种。

  这些植物有很强的保护利用价值。以中草药资源为例,神农架高等植物种类中,70%为中草药品,约占全国中药资源的六分之一,湖北省三分之二以上,是名符其实的“华中药库”。

  近年来,神农架在采集、保存植物标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过,标本的生物研究价值要比保存良好的种子差很多。”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刘义飞建议,可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库补上此项短板。

  2020年12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

  生物种质资源库是国家战略性物质资源储备,是基因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上世纪50年代,美国遗传学者从中国野生大豆资源中发现抗孢囊线虫病基因,从而育成了新的抗病品种,拯救了美国大豆产业;新西兰遗传学者基于中国猕猴桃中的优质遗传资源,培育出红心猕猴桃,该品种出口我国成为水果界的新宠。

  刘义飞认为,神农架建立华中国家生物种质资源库,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储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强大种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起到保护和示范引领双重作用。(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喻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