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2.2万鄂企乘“云”而上
2020-09-30 13:54:51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阅读提要

  “两化融合”让传统产业、传统生产方式“返老还童”,平添“青春力量”。然而人才缺乏、动力不足、管理与信息化“两张皮”等不少亟待破解的难题又横亘在前行路上,一系列政策、举措正快马加鞭,让更多企业能腾“云”驾“数”。

  “云”“数”扑面而来

  工业转型,大势所趋。

  5G,AI,自动化,云计算,区块链……面对数字经济大潮,越来越多湖北企业乘“云”破浪。

  布网5G,实现生产自动化。武汉虹信通过5G网络,将生产线上的老设备联为一体,实现“毫秒级”互动,成为装进“口袋”的智慧工厂。

  打通信息孤岛,让企业“耳聪目明”。五方光电上线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等管理系统,灵敏“神经系统”让生产各环节前所未有地通畅。

  冲浪工业互联网,长飞光纤实现智能制造、智慧决策,效率高两成,成本降两成。

  引入数字化系统,感知市场冷暖。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湖北石油分公司让传统加油业务与信息化结合,销路更“阔”了。

  湖北,制造大省,传统工业基地。借力信息化,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湖北工业创新力的便捷之路。

  2017年,湖北省启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企业)试点示范项目,旨在培育一批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3年来,湖北省“双创”平台(企业)示范项目增至75家。

  自《湖北省“万企上云”工程三年(2018-2020年)行动方案》发布以来,湖北省已构建涵盖4个领域(平台服务商、解决方案服务商、安全服务商、配套服务商)、17个方向的湖北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137家单位入围湖北省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其中本土企业超过90%,为湖北省“万企上云”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硬件、软件和集成等服务。

  湖北省经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湖北省“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148家;全省上“云”企业达2.2万家,为企业节约IT成本超过50%,提质降本成效明显。

  难题亟待破解

  在让传统产业、传统生产方式“返老还童”、平添“青春力量”的同时,湖北省工业“两化融合”,也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制造企业采访调查时发现,专业人才缺乏,成为 “两化”深度融合的最大瓶颈。当“两化融合”让企业生产车间进入数字化,物流进入信息化,远程监控进入管理系统后,企业对高层次、专业化、综合化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而目前人才储备远远跟不上。

  其次,一些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内在动力不足,对如何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企业的产品特点和管理模式制定推进的具体方案有些“四顾茫然”,因而面对“两化融合”存在着畏难思想。

  此外,企业管理与信息化“两张皮”现象突出,重技术、轻管理,旧管理体制、思维模式难以支撑信息化务实推进和成效发挥。一些企业应用了不少信息技术,但由于种种原因收效不大,“两化”意图没有真正实现。

  同时,许多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有限,难以搭乘5G、工业互联网发展快车。一些中小企业反映,大厂商开发的ERP、MES往往大而全,没有很对中小企业胃口的“款”,价格也较高,对中小企业不完全适用,缺乏吸引力。

  在专家看来,湖北省制造业门类齐全,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多,深度推进“两化融合”大有所为。湖北有东风汽车集团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有高校、科研院所、武汉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中心等优势资源,又有跨区域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推进“两化融合”可谓占尽天时地利。

  “两化融合”,是湖北省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性价比”较高之路。湖北省经信厅称,作为湖北省重点支持领域,一系列政策、举措正在提速“两化融合”——

  发布工业互联网计划,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3年内让3万家制造企业上网触“云”,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加大财税、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市州也在积极行动。武汉市对列为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的企业给予80万元奖励;黄冈市对获得省、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示范企业的,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在人才培养方面,湖北省正依托“123”企业家培训班、工信部“653工程”等专项人才培训计划,支持重点企业、行业协会和产业园区等建设一批人才培训基地。

  湖北省经信厅称,随着相关举措落实落地,将有越来越多湖北企业借助信息化翅膀,脱胎换骨,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文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