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从峡江小城到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湖北日报2018-11-05 11:15:32

从峡江小城到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图为:宜昌一半山水一半城

  站在新时代回望,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如同大江东去,浩浩汤汤,势不可挡。

  全国如此,宜昌更是如此。“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诗人眼中的宜昌,大气磅礴。这座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激荡起扬鞭策马的澎湃力量;服务国家战略,抢抓时代机遇,在上下求索中不断升华。

  一路筚路蓝缕,一路砥砺奋进。从昔日峡江小城到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是4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成为中国发展鸿篇巨制中不可或缺的生动样本。

从峡江小城到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图为:兴发集团精细化工园

  舒筋展骨 愿景变实景

  金秋,重阳。宜昌城区夷陵大道与东湖路十字路口,车水马龙。77岁的姚振祥伫足凝望,仔细打量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很多地方都不认识了。”

  这位老人是第一批开拔宜昌水利建设的拓荒者,参与两项世界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用近半个世纪的陪伴诉说着与宜昌的绵长际遇。

  40年前,宜昌长啥样?“小!”“交通不便,过铁路不是从车底爬,就是从车上翻。”在姚振祥看来,宜昌准确把握住3次历史机遇,赢来城市改地换天——1970年,葛洲坝工程开工,由滨江小城发展成中等城市;1993年,三峡大坝工程上马,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2011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举行“一主两副”宜昌现场办公会,宜昌作为湖北省“三个三分之一”的布局重任在肩。2012年6月,湖北省十次党代会次提出“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这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赋予宜昌的历史使命,也是宜昌自我奋强的责任担当。

  时光流逝。6年后的今天,宜昌大城筋骨舒展,交通四通八达,两江四岸融会贯通。车过东山隧道,豁然开朗。版图酷似蝴蝶的宜昌新区在峡江两岸铺就,“一带、多廊、十片、多中心”的结构布局初具规模。“显山露水、山水交融、起起伏伏、弯弯曲曲、高高低低、连绵不断、若隐若现”的美好愿景变为生动实践。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水相宜,绿色环保,好一幅中国城市的山水画卷。

  2012年以来,宜昌城区常住人口由100万增至180万,城区建成区面积由96平方公里,拓宽至210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一个宜昌城”。

从峡江小城到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图为:宜昌自贸片区

  优化结构 千亿产业齐头并进

  “没有城市,产业就没有依托;没有产业,城市就是空壳。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共融。”宜昌新区推进办主任周青说。

  从2012年以来,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相继突破千亿级。连续五年,宜昌以每年实现一个千亿产业的速度裂变。

  破解“化工围江”,强力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资源大市,化工产业在宜昌举足轻重。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势在必行。“沿江1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重化工项目,全部暂停审批、建设,并集中清理。”宜昌市发改委总经济师邓明亮介绍,宜昌安排10亿元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和5亿元奖励基金,支持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聚集,经济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宜昌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扶持政策,出资30亿元成立三峡产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设立27支子基金投向产业项目,基金总规模达364亿元。

  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崛起,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1.9%,生物医药用电量增长32.25%,高新技术产业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总投资35亿元的广汽24万辆整车项目带动一个汽车产业链集群加速形成。围绕海航通航产业园、贝迪克凌云飞机,宜昌补齐临空经济产业链,一大批航空高新材料、机械装备和航空服务业,正加速向宜昌临空经济区聚集。

  技改催生“隐形冠军”。南玻集团、中南装备、中船重工船舶柴油机厂等实施技术改造提档升级,产品全国领先。安琪酵母投资1亿元,新建宜昌总部研发工程中心,凭借科技攻关酵母抽提物YE,一举成为全球最大供应商。

  补短板,强弱项。设立宜昌服务业产业引导资金3000万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显见的变化可以看到,宜昌产业结构中,偏重的结构正在调轻,科技含量、附加值正在调高,集约节约发展正在调优。

  强市荣光 软实力成硬支撑

  有了筋骨肉,还要精气神。放眼湖北省,宜昌是唯一一个夺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城市。强市荣光,文明之花遍地开。宜都、兴山、秭归三个全国文明县城,当阳半月镇、枝江安福寺镇、远安鸣凤镇、夷陵龙泉镇四个全国文明镇,在全国独树一帜。

  文明,体现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下班高峰期,一辆救护车隧道内遭遇堵车。司机们听到救护车鸣笛,纷纷主动避让,很快腾出一条“生命通道”。

  文明,体现在见微知著的小事上。井盖跳响长期困扰市民出行,夷陵区尝试在井盖内铆一层橡胶垫圈,一个小创新解决了大难题,迅速在全市推广。

  文明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市民的素质。宽敞的马路干净整洁,几乎看不到果皮纸片;老人小孩正在通过斑马线,出租车私家车纷纷停车,礼让行人……“宜昌,文明之城名不虚传!”外地游客艾有清看到眼前的一幕幕,赞不绝口。近年来,宜昌共推出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7人、中国好人66人、荆楚楷模34人,居全省市州第一。

  与“宜昌群星现象”一样,宜昌创造、宜昌标准、宜昌经验叫响全国。“四多合一”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令企业称赞;“局长驻窗”,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难点、痛点,优化服务流程;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两微一端推送,变“少跑腿”到“不跑腿”……

  诗歌之城、钢琴之城、读书之城,闻名世界。全国森林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中国美食之都、全球最受欢迎全域旅游目的地城市。头顶光环,闪耀夺目。

  城市软实力,发展硬支撑。宜昌,这座山清水秀、充满活力、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强市,正以奋进的姿态,在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征途上昂首前行,蹄疾步稳。

  宜昌自贸片区跑出发展“加速度”

  10月18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霍尔果斯-东方之门”经济特区,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总投资50亿美元的湖北科力生工业园开工满月,已同中外10多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与60多家企业达成了签约意向。该项目是湖北省企业在中亚建设的首个大型工业园区,这也是宜昌自贸片区诞生的又一成果。

  2017年4月,宜昌自贸片区正式挂牌成立;按照功能定位,宜昌片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航运物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成为宜昌改革创新的国家“实验田”和宜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深化放管服改革。2017年8月1日,宜昌自贸片区工商登记窗口工商窗口工作人员,为宜昌天坤宜盛就业服务公司发出湖北省首张加载有27个证照和备案信息的营业执照,标志着宜昌自贸片区在推进“多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中取得阶段性成果;探索推行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评合一、多验合一、多证合一、多管合一,将施工图审查、评估评审、竣工验收由串联改并联;在全省首推环境影响评价“负面清单+豁免清单”管理制度;打造政务集成服务模式、出口保单融资模式、“零收费、一站式”船舶交易服务、“财政科技创新贷”金融服务新模式、涉税执法容缺容错机制、供应链融资模式等创新举措,受到各方好评。

  搭建人才平台。宜昌自贸片区实行“海外高端人才畅行服务机制”,为海外高端人才提供“绿色通道”优先审核,给予容缺受理服务,并放宽《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年限,有效期最长可达5年。

  突出绿色发展。搭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产业联盟等合作平台,围绕服务长江经济带,打造三峡国际水陆港(三峡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两大平台”,开通宜昌至莫斯科、汉堡等城市的中欧班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从峡江小城到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图为:三峡国际机场

  三峡国际机场助力宜昌腾飞

  金秋十月,距离宜昌中心城区26公里的宜昌三峡国际机场,一架架银翼腾空而起,架起宜昌沟通世界的桥梁。整洁宽敞的候机楼内,操着各地口音和外语的游客有序地办理值机手续。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一派繁忙景象。

  该机场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一期工程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40万人次。1994年9月,按照国际民航4E级标准规划、4D级标准建设的三峡国际机场正式动工兴建。历时1年11个月,该机场基本建成。1996年12月28日该机场正式通航,架起了宜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空中桥梁。从通航初期年旅客吞吐量仅10余万人次、开通航线10余条,到今天的客运航线达46条,通航城市34个,该机场一路“飞”出新高度。2017年,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24万人次。

  为满足航空发展需要,宜昌市政府和海航集团共同投资9.7亿元,启动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机场跑道将由2600米延长至3200米,停机位由11个增加到21个,新建2.5万平方米航站楼一座,同时新增与跑道等长的平行滑行道,并引入双向盲降系统。改扩建项目完工后,机场飞行区等级将从4D提升至4E级,可起降波音747、空客A340等远程宽体客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需求。

  据介绍,该机场是湖北省第二大机场,是辐射“宜荆荆”和鄂西、湘西、渝东等地的重要区域性机场,是宜昌市重要的基础交通设施之一。该机场的建成通航,让宜昌构筑起水、陆、空、铁的立体交通格局,架起宜昌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空中桥梁”;加快宜昌改革开放的步伐,为宜昌经济腾飞插上强劲翅膀。目前,该机场正朝着打造区域国际航空口岸的目标迈进,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正在成长为助推宜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图片由宜昌市委宣传部提供)

阅读
 
编辑:苏喜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