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远安美丽乡村建设交出满意答卷

2019-08-19 10:30:01|来源:湖北日报|编辑:苏喜茹|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美在远安

美在远安

图为:七彩美丽乡村——远安洋坪镇马渡河村。(视界网 吴星友 摄)

  山水之间,村舍古朴,房前屋后清爽整洁。盛夏时节,行走在远安乡间,乡村公路、绿道四通八达,各色花草与田园交相辉映。好一幅恬静悠然、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图景!

  是造“盆景”还是扮靓全景?怎样抓眼前、谋长远?“土”与“洋”的味道如何调配?怎样以外力激活村民的内生动力?

  远安县立足自身实际,不断优化发展目标和实践路径,探索建设美丽乡村的辩证法,交出了一份鲜活答卷,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不造“盆景”要全景,半数村庄进行景区化改造

  “远安乡村最大的特点,就是没特点。”远安县委书记张立新进一步解释说:“就是你到哪里都不会惊艳,但都一样干净、整洁、自然。”

  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之初,是重金打造几个重点村庄作为“盆景”,还是扮靓全域乡村?在远安有过讨论,也发生过争议。

  经过充分调研后,县委县政府形成共识:美丽乡村建设,目的是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而不是领导干部用来显摆的政绩。要以全域旅游的理念建设乡村、造福百姓。

  摊开一张远安全域旅游地图,该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徐光斌说,远安已逐步形成了龙凤村、鸣凤山、武陵峡口三大乡村旅游片区,打造共130公里三大旅游环线,并与全民健身步游道、马拉松赛道、风景廊道、自驾自助游道串联,将全县大多数村庄“连线串珠”,形成一座田园式大景区。

  眼下,全县102个村中,已有50个村实现全域景区化改造,达到半数,且正在不断增加。

  美丽乡村,交通先行。近年来,远安累计投入资金13.8亿元,高标准建成150公里生态景观绿道,村级景点路面宽度达5.5米以上,实现15户30人以上村民聚居地公路硬化全覆盖,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率100%,好路率80%以上。

  作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远安基本实现了全域不见白色垃圾。2019年以来,远安再啃硬骨头,历时半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扫除”,累计清理彩钢棚2000多处,拆除废弃房屋、猪栏等21万平方米,治理污水沟渠300余公里,乡村颜值再提升。

  截至目前,远安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生态乡镇7个,有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村34个、市级生态村82个。

  延续过去放眼未来,尊重规律分类施策

  百年古树,清凉古井,泥墙石屋。8月10日,一群群戴着遮阳帽的背包客,走在远安县茅坪场镇九龙村翟家岭的石板路上,三五成群在老宅前合影,拍下“乡愁”。

  九龙村村支书杨锦说,这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由于位置偏僻,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村庄日益萧条。

  近年来,该村引进市场主体,对保存完好的15栋石屋维修加固,力求复原室内外环境,并按照古朴、自然、生态的原则,建设特色民宿、星空露营地等旅游设施,引来众多游客“打卡”。

  令游客称奇的是,这里翟氏祖辈400多年前就立下族规:严禁伐木,违者将接受全族公审,杖击鞭打。每家添了新丁,都要种一棵树。生态环保理念延续至今,村里两人合抱之粗的冬青树就有上百棵。

  “延续过去,更要着眼未来。”该县住建局局长高建平说,美丽乡村建设要谋“全景”,但不是每个村平均使力,而要遵循人口转移规律。未来二三十年,村庄人口多会向交通、产业功能完备的区域迁移,而部分村庄会因人口流失和生态搬迁自然消亡,如果平均使力,其结果将是一部分村庄建好了但没人住。

  正在编制的远安乡村振兴概念规划,将现有村庄分为四类: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引导搬迁类。

  高建平说,对于不同类型的村庄将分类施策。集聚提升类村庄一般规模较大,以发展主导产业为主;城郊融合类村庄靠近县城,以融入城镇为主;特色保护类村庄多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古村落,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为主;引导搬迁类村庄多为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以搬迁后整理为主。

  “这片芝麻地就是我家老房子从前所在的地方。”河口乡樟树村村民刘祝明说,他所在的庙湾,原有11户村民,后来陆续到县城、集镇买房搬走了,只剩他这一户。

  2019年元月开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里连片的土房子被推掉,刘祝明也如愿搬到新家。经过复垦,昔日的残垣断壁,已变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农田。

  “外土内洋”,本色宜居

  “美丽乡村,要有乡村气息,要有点‘土’味儿,不要建得像城市一样。”2019年元月,张立新在旧县镇七里村检查工作时,发现主干道边铺着一段200多米长的城市绿化草皮,当即劝导镇村干部。

  就地取材不花钱、少花钱,绝不能花冤枉钱!这是2019年远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定下的规矩。

  该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办副主任冯孝宝说,县里在任务安排上注重“多做减法,慎做加法”,通过微设计、微施工、微管理,尽力守护原生态。全县在不少路边撒下当地的花草籽,自然生长;2.5元一株买下20万株小银杏树苗,每个村发放近2000株;村民房前屋后,则发放橘树、桃树幼苗。

  8月7日至1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穿行远安多个乡镇,时时可见路边不知名的野花成片开放,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瓜果飘香。儿时乡村景象重现。

  在鸣凤镇双泉安置小区,农房建设正火热进行。记者现场看到,与很多小区整齐划一不同,这里270栋房屋全依山而建、随坡就势,坡上是树林,坡下是稻田,坡谷还有一条溪流潺潺流过。该镇党委书记曾凡涛说,这里由本土团队设计,房屋结构按远安农房特色,颜色选用泥土黄,屋架挑梁,屋脊起翘,两层房顶错落有致。整体上有乡土味,但又不失精致、大气。“面子”呈现乡村本色,“里子”则透出“洋”味,与现代生活方式和环保理念接轨。

  走进双泉安置小区村民宋仕军家,房内铺着复合地板,网络、热水器、马桶、音响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现在的生活质量不比城里人差!”打量着新居,宋仕军满脸笑容。

  在洋坪镇凤凰村,一排排整洁的猪屋旁边,有一块长满美人蕉、香蒲的绿地。“这绿地下面是生物漫滤池。”该村村支书谭昌全说,养殖场和村民生活污水经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再通过生物漫滤池植物吸收分解,达标排放,“村民再也闻不到猪鸡粪的臭味了”。

  外力激活内力,焕发澎湃动力

  花林寺镇龙凤村有一个群山环抱的古民居群——庞家湾。以前这里不为人知,如今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拈花谷。每逢节假日,游客涌入这里整修一新的四合院老房子,享受时光慢流的乡村生活。

  3年前,这里的房屋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当时决定改造成精品民宿时,不少村民不同意,认为动了老宅是破坏了风水。”龙凤村村支书薛明华说。

  村“两委”让庞金林、庞玉琴两户党员作示范,引入市场主体将两家房屋进行改造,外墙涂上由糠壳、黄土、粘胶混合的乡土涂料,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屋内经现代化改造,焕然一新,不少人慕名前来游玩。

  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都跟着动起来。原本在广东打工的村民庞铁成,特地赶回来装修老宅开办民宿。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责无旁贷。但是如果没有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再好的政策也无法落实。”远安县委组织部部长王健飞说,美丽乡村建设,强化支部带头人、配好村“两委”班子是关键。2018年村居“两委”换届,远安县村“两委”平均年龄由45岁降至41岁,35岁以下村干部占28.2%。在村“两委”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绿色发展和三产融合之路,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激发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

  九龙村翟家岭湾土道家农家乐老板翟凤英说,湾里旅游红火起来之后,她家每年收入近20万元,周边20多户村民都办起农家乐、乡村民宿和特色采摘。“各家都把房屋整得漂漂亮亮,环境好了,又有收入,谁还愿意离开呢?”

  乡村美了,产业旺了,人才回流。2019年,远安有百余名年轻人返乡创业,70多家企业、140多名创客深入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施展才干。

  2019年上半年,远安共接待游客45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12.6%。(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李济东 通讯员 孙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