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江之变】武汉杜堂村:盘活“沉睡资源” 引领乡村振兴
杜堂村大戏台 摄影 黄炎
国际在线湖北报道(胡礼国):7月15日上午,“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长江之变”湖北段第一站来到武汉市黄陂区杜堂村,由中央和省市部分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对乡村振兴的“杜堂模式”进行了集中探访。
成片的花海、精致的民宿以及乡村书店、文化博物馆……杜堂村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经过多年打造已经成为武汉的“城市后花园”,每年吸引进村游客近30万人次。早在2015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踏足的山地,全村农业种植面积不足40%,务农人口不足20%,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不足5%,其他产业皆为空白。
武汉市黄陂区位于长江北岸,因区域面积大,且多为山地,所以城镇化发展较慢,大部分为农村用地。为了扭转黄陂区域内乡村落后的面貌,黄陂区在区域内乡村大力推行“市民下乡、企业兴乡、能人回乡”的“三乡工程”,从而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实现城乡要素连接互动,带动农村产业振兴。2014年,区委、区政府选择杜堂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当年投资525万元,完成村庄整体规划,建成出行道路、污水管网、公共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后又投资1000万元,完成5个自然湾257栋房屋的立面改造,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杜堂村里的农家乐 摄影 黄炎
杜堂村村民房屋改造后的民宿 摄影 黄炎
乡村振兴需要“领头羊”
党的政策不断向乡村倾斜,政府对乡村投资的力度越来越大,许多从杜堂村走出去的年轻人看到了机会,葛天才就是其中的代表。葛天才是从杜堂村出走的第一批打工者,从一名泥瓦匠发展成为一名资产近10亿元的企业家。
依托新建成的美丽乡村,葛天才将旗下的武汉万中集团建筑公司总部迁到杜堂村,并注册成立武汉木兰花乡旅游开发公司。按照村庄、田园、文化、生态“四位一体”的思路,武汉木兰花乡旅游开发公司建成以葛家湾为核心的乡村民俗文化商业街、以崇杰村为核心的康居养老生态村;在荒田荒坡上种上不同季节开放的鲜花1000亩,在山林空隙中建成150亩的鸟语林,植入旅游元素,开发农耕体验、赏花休闲、滨湖亲水、户外拓展、民俗文化、共享农庄、休闲农家乐、婚纱摄影等产业项目。2017年4月,木兰花乡景区开园,当年实现综合收入9000余万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1100余人,其中本村农民就业389人。
武汉木兰花乡旅游开发公司打造的酒店 摄影 黄炎
乡村振兴需要“转思路”
随着杜堂村木兰花乡景区的打造,城市下乡赏花的游客越来越多。瞄准城市市民向往乡村田园生活的发展趋势,杜堂村大力开发农村空闲农房。
按照“一房一院一地送一景”的思路,该村共推出生活配套、个性独特的共享民居131套,通过平台向外招租。外来人员租赁房屋,可以休闲养老,可以投资创业;可以一人一家独住,可以多人多家合住。2017年以来,杜堂村建成网上推介平台,组织村委联居委大规模看房团7次,成功签约市民下乡86人,签约共享农房77套,其中,经营民俗12家,农家乐8家,电商1家,文艺家书画院1家,非遗泥塑和文化博物馆各1家。
杜堂村里的书画院 摄影 黄炎
木兰文化博物馆 摄影 黄炎
乡村振兴需要“共富裕”
自实施“三乡工程”以来,杜堂村吸引了一大批青年留乡、返乡。为了使乡村变革的红利惠及全体村民,杜堂村实行“流转土地”参与景区建设;组建合作社参与空闲房屋开发;优先录用村民就地打工参与景区管理等举措。这样,农民可以坐收每亩100—400元的流转收入,家中的空闲农房还可以由景区公司集中起来,按每平方米1600元的评估价格入股合作社,再由景区公司对房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改造整修,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向城市市民、创业者招商引进,农户按入股金额的10%保底分红,上不封顶。
滔滔江水一如70年前奔流不息,但长江两岸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在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遍布着数不尽的村庄和农民,他们世代耕作,共饮一江水。随着农村“沉睡的资源”渐渐苏醒,农民的日子也告别了“锄头”和“镰刀”,在农村发展的路上,无论经济形态如何转变,农业的基础“底色”不变。
杜堂村大片的花海 供图 黄陂区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