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四个一批”惠及1.1万贫困户
“驻村干部安排我参加技术培训,农商银行提供了8万元贴息贷款,我2017年养鳝创收15万元,2018年收入预计20万元。”近日,鄂州市鄂城区柯营村6组贫困户吴厚银说,他忙着为20多亩黄鳝养殖塘引水。
据鄂州市扶贫办主任王爱铭介绍,吴厚银已通过自主创业脱贫,2017年以来,鄂州市已有4000名贫困劳动力像他一样实现脱贫。
为让贫困户增收,鄂州市大力推进“四个一批”产业就业扶贫模式。截至目前,累计为1.1万贫困人口提供了增收渠道。
自主创业一批。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技能培训,让其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为有需求的贫困户提供小额信贷。
生态农业基地吸纳一批。鄂州市选择100家生态农业基地,通过政策激励,就地吸纳2000名贫困人口务工、入股,实现就业增收。
动员工商企业聘用一批。鄂州市50家工商企业已吸纳1000名贫困人口务工,实现稳定就业。
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安置一批。政府出资,为鄂州市所有自然湾共计购买3000个生态文明公益岗位,安排贫困户中的零就业家庭人口就业。
鄂州市梁子湖区白龙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贫困户组织起来,让有地无钱、无技术的贫困户入社参与生产经营,为80个贫困户提供了增收机会,还带动周边20个农户发展有机蓝莓2000亩,亩纯收入超过1.3万元。2018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首批15项产业扶贫国家标准,鄂州市白龙蓝莓精准扶贫标准化案例成为湖北省唯一入选的案例。(湖北日报记者黎海滨、通讯员邱丽霞、王爽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